长亭送别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2:32 被阅读8次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长亭送别

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前几句化用范文正《苏幕遮》词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一晓字,暗喻霜林的由青转红,似乎只经过短短的一夜时间。董西厢中这两句作「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泪人眼中血」,张生的唱词,而《长亭送别》中的莺莺的唱词青出于蓝,也更加婉妙。

相关文章

  • 长亭送别

    你看,长亭的亭字,难道不像送别的长亭吗? 長亭送别 词作者:李叔同 曲作者John Pond Ordway 長亭外...

  • 长亭送别

    碧天云 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 长亭送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 、红同上)(旦...

  • 长亭送别

    红泪噙透了谁的衣袖, 湿了满地黄花堆积, 漫了一度春秋。 泪淋漓, 苦思忆; 何时归来青鸾信, 慰憔悴人,聆心中曲...

  • 长亭送别

    雁南飞 谁痴 谁醉 伊人悴 无怨无悔 啼红泪 心字成灰 暖风吹得黄叶纷飞 留恋不敢垂 铁而无悲 暗自和着泥土 咽下...

  • 长亭送别

    青天四垂,白云漫飘,遍地金黄的菊花,令人陶醉。然而清秋时节,西风总是有几分萧杀的气息,风紧天高,而菊花也难免凋零,...

  • 长亭送别

    蓝天上飘着白云,凋零的菊花铺满了大地,春去春来,花谢花开,我的记忆深埋那片花海。秋风呼号着,北方的大雁向南飞去。清...

  • 长亭送别

    月照沟渠斜影碎,消愁沽酒恨如焚;依依杨柳今非惜,送別长亭已绝君!

  • 长亭送别

    千里月亭亭好似伴君行何事最伤情折柳黯恨生 返回目录下一首《念远方》

  •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赏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亭送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u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