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
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
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短短数语,道破脾胃病的演变密码!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和消化,参考译文整理如下:
黄帝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么病变呢?
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
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可成为癫痫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
读书笔记:
一、深度解码胃脉里的健康信号
1 、【胃脉实VS虚】
胃脉状态:实而有力
典型症状:胃胀、嗳气、便秘
现代对应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舌象特征:舌苔厚腻、边有齿痕
胃脉状态:虚而无力
典型症状:腹泻、消瘦、乏力
现代对应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舌象特征:舌淡胖、苔薄白
自测小技巧:晨起空腹,三指轻按右关脉,掌后高骨对应处
正常脉:从容和缓,如盘中走珠
实脉:如按琴弦,绷急有力
虚脉:绵软无力,应指即空
二、疾病演变:从一顿火锅到全身危机
经典案例:
第1阶段:暴饮暴食→胃脉实(火锅后腹胀如鼓)
第2阶段:痰湿内生→瘅成消中(血糖升高、口渴多食)
第3阶段:气血逆乱→厥成巅疾(头痛眩晕、高血压)
终末阶段:久病入络→脉风成疠(皮肤溃烂、糖尿病足)
现代佐证:《GUT》杂志研究显示长期腹胀者10年内患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3倍!
三、脾胃救星:古法调理三阶段
病变阶段:初期(实)
经典方剂:保和丸
食疗方案:陈皮10g+山楂5g煮水
外治秘诀:艾灸中脘穴+揉腹顺时针
病变阶段:中期(虚)
经典方剂: 参苓白术散
食疗方案: 山药小米粥+烤馒头片
外治秘诀:隔姜灸神阙+捏脊疗法
病变阶段:晚期(变)
经典方剂:半夏泻心汤
食疗方案:猴头菇炖鸡+姜汁撞奶
外治秘诀:刺络拔罐脾俞穴
四、现代人伤胃三大雷区
1. 冰火两重天:冷饮配麻辣→胃黏膜“化学灼伤”
2. 情绪化进食:压力大暴食→肝木克脾土
3. 熬夜耗胃阴:23点后进食→胃酸逆流伤食管
五、急救锦囊
急性胃胀: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强力打嗝即缓解)
突发腹泻:炒焦米煮水+隔盐灸肚脐
六、养生彩蛋:胃经时辰调理法
辰时(7-9点):吃黄金早餐(黄小米粥养胃气)
巳时(9-11点):敲打胃经(从锁骨到足背)
戌时(19-21点):热敷胃部(粗盐袋温通阳气)
本文融合经典脉学与现代医学,揭示“胃为后天之本”的深层逻辑。记住:养好脾胃,就是养好生命的土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