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做到公益平台“月读《传习录》”作业
《传习录》作业第二十八天---四句教

《传习录》作业第二十八天---四句教

作者: 虚谷1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23:58 被阅读0次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章

  • 《传习录》作业第二十八天---四句教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

  • 能能读书《传习录》3跟着王阳明学什么?

    能能读书《传习录》3 跟着王阳明学什么? 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学的“四句教...

  • 【股学四句教】及其简释

    【股学四句教】及其简释 ——顿悟法门,大道之学 (原创 修订版) 【股学四句教】 ...

  • 王阳明四句教作业

    无善无恶心之体:看了几个解释,都有些不明白。百度百科解释是: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周玲在群里的分享是:可以理...

  • 【股学四句教】及其现实意义

    【股学四句教】及其现实意义 ——顿悟法门、大道之学、投资指南 ( 原 创 ) 【股学四句教...

  • 【股学四句教】及其现实意义

    【股学四句教】及其现实意义 ——顿悟法门、大道之学、投资指南 ( 原 创 ) 【股学四句教...

  • 选择大于努力

    第二十八天作业实修 姓名张艳春 2020年 07月 20日(补作业) 1、每天修一条通向成功快乐的思维...

  • 四句教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四句教

    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

  • 四句教

    每日一句喜樂無憂2019122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作业第二十八天---四句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ow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