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生家庭
孩子、父母、家庭,到底谁错了

孩子、父母、家庭,到底谁错了

作者: qe1d1d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5:29 被阅读1次

我越来越相信,人生就是选择的总和。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才越来越轻易地选择去死

近来结束寒假的孩子们都刚刚开学,这虽然对于多数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但在我们这代人的小时候,也不是一个那么糟糕的消息。

13岁男孩因为作业未完成,跳楼自杀;

11岁女孩因为作业未完成,跳楼自杀;

……

这个寒假结束的消息,没想到能夺取这么多孩子的生命,能让他们那么决绝地选择轻生,难道作业比去死都难吗?

记得我们小时候,留的寒假作业都是抄抄写写的东西,无非就是对旧知识的巩固,还有一本年年存在的《寒假生活》,它是寒假的学生必备品,是一种仪式感一样的存在。

有的同学也会愤慨,老师连批都不批的玩意儿,我们却要耗上一个假期的担心加忐忑去完成,完全破坏了我开心过年的好心情。

但无论我们怀着多么复杂的心情思考着寒假作业这个难题,也没听说有几个孩子会为了不完成作业去死。在我们这代人看来,“去死”是句玩笑话,谁都能在同对方打嘴架时过过嘴瘾。

完不成作业的,有的去抄早早完成了优秀同学的,所以也就有了某个女同学家门口经常出现的排队拿作业的可爱现象。这起码是个解决方法,比“去死”强了太多。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懂事的年纪,还无法承受学校作业的压力,那即使撑到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年纪,也好过不到哪去吧。

这个时代,浮躁得很,所有父母都想把孩子教成全能冠军,琴棋书画、体育运动、学习成绩,各个方面都是优等生,才算心满意足。但所有的都教会了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心智的成长。他到底意识没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遇到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提升能力去面对和解决,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远远比学校的作业和难缠的父母同学老师关系复杂困难得多。

哲学上讨论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到哪里去。

很多人,用一辈子都回答不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从哪来到哪去就更别提了,这才是人生最需要补课的方向,如果这门课不及格,在这个时代很致命。

父母也是人,有不完美的权利

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存在,

何况是父母?难道他因为有了父母这个标签,就该完美吗?

当你嫌东嫌西地指责父母的不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在你还躺在床上嗷嗷待哺的时候,就一口吃的都不给你的话,你还能现在活着指责他们吗?

父母把孩子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不管他们用了什么招数,结果是你长大了。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无论在什么时代,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会缩短,都是从0 到18岁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走路,再到上学、认字,学知识、学道理,当你拥有了自己的认知,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作出判断的时候,发现有的孩子条件优越,有的孩子智力超群,有的孩子长的漂亮,而你开始把这一切归于父母之过。

这样好吗?

如果想这样怪自己的父母,那就先怪自己投胎投错了地方吧,为什么不和掌管投胎的长官走个后门,给你个好未来呢?

是不是很可笑?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的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无论这个客观世界给你出了什么样的难题,找到对路的解决方法把它解决掉,那才是本事。

怨天怨地,没用;想想自己和未来,或许才能找到好的活着的方法。

谁在越来越胡乱地寻找自我,导致离婚率一茬高过一茬

那天看到一个公号文的标题《半夜撞见老公上厕所,我决定离婚!》。我很好奇地点进去看了看,原来就是说女主嫌弃男主总是上厕所小便不把马桶圈拿开,弄得周围脏兮兮,女主再上厕所的时候,觉得很恶心,还得先擦干净才能如厕。

就是这样一个小事,引发了离婚。这当然只是恶习不改的其中一项,凑巧成为了女主提出离婚的导火索而已。还有诸如男主买菜不负责提菜篮子,不看孩子,不做家务等等。一系列的婚姻生活的琐事,让女主忍无可忍了。

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信息四处充溢,无数的手机用户,应接不暇地看着各路信息,他们无法判断这篇文章的真实导向是什么,他到底在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再加上这样误导性极强的标题党设计,是不是会有很多人看完会这样想,我老公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真想和他离婚,也真应该和他离婚!

面对不知何许人也的广大受众,我们这些文字输出者真该多明确地传递点正能量的内容,这是一种良心和责任。

很多内容似乎在告诉大众,不要相信那些渣男,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他不会做家务,那就不是全心全意的爱你,这样的人,趁早离开他,那才是爱自己的表现;一个女人就要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这些观点都没错,但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需要综合自己的所有具体事实和认知去判断,不是1+1=2那么简单的事。

不要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就仿佛看到了想要寻找的自我,马上放飞自己,轻易地去抛弃、放弃,三思而后行。

认知的提升,需要学习,需要读书,需要正三观内容的洗礼,道阻且长,慢慢努力吧。

原生家庭是一个客观存在,没有错

别再讨伐原生家庭了,那是客观存在,你换不了父母,也换不了出身,他们没有错。

这种客观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像空气和蓝天的存在一样正常,你投胎出生在了地球上,而不是出生在别的星球,你不是一个外星人,所以你需要适应地球的生存环境,冷了加衣服,热了穿少点,你不能和天气较近,热了还穿棉袄,那不把你热死啊。

同样的道理,原生家庭什么样,你无法选择,但是你可以因为拥有了学习的机会,不断改变自己,然后慢慢去感化父母、感化周围的一切,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生活的美好,这是一项多么伟大而幸福的工程啊。

看过一本书《走进魔法店》,作者就是出身贫寒之家的孩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遇到坏事情的时候,多往积极的方向想,努力往积极的方向去付出,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著名的医生,著名的企业家等等。你看,人生颠覆了吧。

上天给了你一副烂牌的时候,努力靠自己的力量还能打赢,还要赢得漂亮,这才是真本事啊。

想想人生如果真就是在打牌的话,一共就54张,地球人这么多,获得好牌的人是很少的,获得了坏牌能怎样呢?去死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活着就有机会啊。万一上帝还给你安排了后面的精彩人生,你岂不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判断轻易错过了?多不值得。

所以啊,累和痛的人生都是客观存在,原生家庭更是不可选的客观存在,扎实地努力,珍惜每一秒活着的时光,努力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亮,最终留下点什么,那也不枉白活一遭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父母、家庭,到底谁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t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