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开启思考的优质途径。高质量的读后感,往往需要把一本书读上几遍。对其内容作独立评论,最好还能将此书与同类书籍做比较,成为一篇高水准的书评。
但作为一个刚刚开启阅读之旅的人,如何开始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相比书评,读后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形式。特别是在进行第一遍阅读时,对新鲜接触的内容,往往会有比较强烈的「感觉」。这时的未必会有很完整的思考,但若能记录下自己的感触,可以为写出完整的书评做准备。
而且,从锻炼思考能力出发,如果能做一些信息归类练习,会对打磨各种概念有很大帮助。
这里便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1. 阅读书籍时,对一个或几个相连句子(不超过3句)有了“感觉”或有“触动”,就摘出句子的原文。
2. 给句子加注一个标签。标签命名方法,可参考各种分类来,比如“日程管理”,“写作素材”,“金句”。甚至根据它在书中的作用来命名,比如“本章总结”,“作者反对的观点”。可只写一个标签,也可以写几个标签。(可在每个标签前加#号,例如 #金句)
3. 写下自己对句子的感受。不用多,五句以内。是写给自己看的,可用主观性强的口吻,无需考虑“读者感受”。
极简归纳:
遇到书中有“感觉”的句子(一句到三句),就开始「标签+感受」笔记法。
1. 摘录原文(3句以内)
2. 列标签(1个或几个)
3. 写感受 (5句话以内)
实践案例:(原文出自 千幻冰云《别说你懂写网文》)
原文:
就传统文学而言,读者想要把信息传递给作者,就需要寄信到出版社,再由出版社转交给作者,然后由作者挑出部分信给予答复。而网络文学可以立即联络,例如我在书评区留言,作者看到之后,几分钟就进行了答复。当作者觉得读者的某个意见对文章创作有帮助时,作者会把读者的意见融入自己创作的文章里,甚至还可以把读者当成小说里的角色描写。
小标签:#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 #网络写手经验谈
感受:这应该是网络写手自己的经验之谈。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入手,写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很明显,网络文学在创作上,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更近,交互节奏更快。“网络文学”能实现互联网产品的“高速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