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任迪简,唐代中期官员。
任迪简一开始在天德军军使、名将李景略手下任职判官(助理、非正式官员)。有一次军中宴会,倒酒的人误用醋给任迪简倒满了一碗,任迪简尝过一口即知是醋,但考虑到李景略治军严厉,他担心如果说出来会让倒酒人受到军法处置,于是勉强将一碗醋全部喝下。
随后,任迪简又装作喝醉的样子来继续为倒酒人掩饰。最后才以酒的浓度不够为由,请求李景略换另一种酒。酒宴之后,这件事开始在军营中传开,整个军中都感激任迪简。
李景略去世后,大家一致认为任迪简是仁厚长者,竟然共同推举任迪简为军中统帅!朝廷监军使听到这件事后,将任迪简拘禁起来,然而将士们又纷纷聚在一起救出任迪简。
不久唐德宗派人来审察,任迪简又以军情一一奏对。唐德宗最终任命他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使,随后又在朝廷官职上授予他为御史大夫、常侍、太常少卿、汝州刺史、左庶子……
顺便说一句。
任迪简在喝醋之前,只是一名小小判官,甚至都不是国家正式官员。然而他却在李景略去世后被推举为军中主帅,又被任命为重要官职。这种奇遇,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当然,从因果的角度,也许任迪简的骤然升迁有其累世功德福报的基础,恰好“喝醋事件”是一个临界点。
但如果不是无数件此类小事的累积,又怎么可能会有大事件的发生?在常规思维里,我们总以为天降大喜,需要莫大的善行与功德,可是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大功一件”的机会?且不说这种奢望本身就已是投机取巧的贪婪。
偏偏我们又正在一次又一次错过“小善”。
看到别人吃素,有人就说应该学“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到头来酒肉穿肠而过,心中什么也没留);看到别人放生,有人就说花钱买就是鼓励人们去捕捉;
看到别人捐款、印经、建庙,有人就说为什么不拿着钱去救济贫困;看到别人做公益、做义工、共修互助,有人就说为什么不先照顾好家人;
看到有人严格自律、以戒为师,有人就说这已脱离时代,扼杀人性……许多人一辈子都在等待“大事件”的到来,却无数次与“小机会”失之交臂。
殊不知,在这个信仰缺失与信仰多元化并存的年代,留给我们的机会,恐怕只有靠量变去引发质变了。
唯有靠一件一件小事汇集,一件一件善行叠加,一点一滴时间积累,一言一行不断改过,才可能一天一天改变。即使这样,还有无数种诱惑让我们不断退失、不停怀疑——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日积月累、长时薰修。
反过来看,任迪简的这种行为叫做“不彰人短、不扬人过”。单就这简单的八个字,要做到何其之难?任何看似简单的事,坚持住、做到了,更是难上加难。
以心为善,则处处有善可行,处处能善。
心不见善,则处处无善可行,处处不善。
(史料选自《旧唐书·任迪简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