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读书影视联合征文【文心光影】
听闻喜爱的故事《长安的荔枝》开拍电视剧和电影时,我内心有万般的期待和兴奋,甚至已经预支了一部分满足感。
今夏六月,电视剧集伴随着荔枝时节准时到来,让多年不吃荔枝的我重新吃起了鲜荔枝,那一口久违的香甜一如既往地令人快乐舒爽,我希望久等而至的故事演绎也是一样让人惊喜,毕竟那个带着鲜荔枝回长安的李善德,已经在我的内心里策马扬鞭地奔走了两年了。剧集每日更新,我却希望能像看书一样,得到一气呵成的痛快,便憋着舍不得看,要攒起来,直到全剧更完,才开始畅快地享用。
然而看了半集多后,我发现必须逼自己把它当成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去看,才能清除脑袋里的“先入为主”,恢复内心平静,而后再从零出发,思量这部《长安的荔枝》的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一个被迫受命从岭南转运鲜荔枝的新晋房奴,且是一位又工作又带娃的中年单亲爸爸;他有一个小舅子,忽然有一天,小舅子被委派了秘密任务。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在岭南偶遇了。
故事有三条主要的故事线。一条是呼应剧名的李善德运鲜荔枝,一条是小舅子的使命,一条是女胡商的复仇。从剧情的时间占比来看,运荔枝这一条并不是最突出的,它总是出现在另外两条线的缝隙之间。故事线多,于是剧里的大人物小人物凑到一起,就显得庞杂无比了。
与三条故事线都有关联的,是岭南的一个何刺史。他好忙!忙着吃甘蔗、斗鸡;忙着阻碍荔枝的运输;忙着和小舅子明争暗斗;忙着吵架,几乎每一集都有他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他是李善德寻求帮助的当地官员;他是小舅子的任务里头的调查对象;他是女商人的义父,又是杀父仇人,复仇对象。他一会儿给被误杀的爱宠战斗鸡举办祭祀大礼,而后把鸡吃掉;一会儿醉酒后爬上屋顶,试图叱咤风云;一会儿流露出铁憨憨般的幼稚;一会儿又是狡诈凶恶贪婪的狠人。他是岭南的“王”,无处不在,如百变魔尊一般。最后走火入魔,被自己的一颗黑心反噬。
小舅子的使命从杀死了右相的使者冒用身份开始,让人误会他是个坏人。可真实的他有酒量,有谋略,有胆识,有家族情谊;疼爱李善德的女儿,呵护小侍从狗儿;可以在疯子一般的何刺史前虎口脱险;可以在胡商的投票大会上插话并控场。空闲之时,还能给李善德的转运计划出谋划策一星半点。他也很忙,忙着政务和复兴家族,忙着大国和小家,大爱和小爱心中都有。他也很累,只在李善德和狗儿面前才是自己,其余时候都活成别人,随时需要“自圆其说”。他本善良,曾买下满腹鱼籽的鲫鱼放生。最后为了掩护姐夫李善德和外甥女,忘了鲫鱼精入梦指点的逃生之道,惨被杀害了。当一个人一心为善的时候,是忘我的,神仙也改变不了。
女胡商出场为商会行首,霸道冷酷,认贼作父,用尽手段,追求私利。可却又变成先黑后白,弃暗投明,一心报杀父之仇,又成为了李善德转运荔枝的帮手之一。令人费解,好似那荔枝有洗礼的作用一般,或者说,她像那被污染了的荔枝,有那么多身不由己的过往,而本色终究还是荔枝果肉般的白透?
在这些人物忙前忙后,为了各自的利益,真假目的,虚实难辨,打打杀杀的时候,李善德应该是在默默忙着做“转运荔枝”的项目勘察和可行性方案分析吧,可是我们看到的不多。只是旁人吵闹打架累了,就转场去荔枝园看看李善德实实在在的愁眉苦脸,满腹委屈;当他终于蹙眉思索出一些眉目了,又怕泄露了风声似的,赶紧转场去看谋权和复仇。胡商开一次大会的时间都比李善德的一次露面时间长得多。我相信如果剪辑到一起,李善德一定没有丝毫怠工,他还是那认真负责的,精于计算的作风。可是原来复杂又需要节奏紧凑,与时间赛跑的围城试验等过程也被拆分得支离破碎了,还不如何刺史的斗鸡幻化成人型的打斗场面来得完整。于是看故事的人,就只能责备李善德不够勤快了。也对,努力的人,总是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着;马倒了人接力,山倒了人修路,没有一颗荔枝会长出隐形的翅膀飞去长安。
运荔枝的漫长过程里,李善德看到了黑暗和压榨,无妄的牺牲和荔枝园被毁坏,他承受了来自何刺史的背后破坏和追杀,回宫申请经费,还四处碰壁受阻,方案又被骗走……于是,李善德也变成了“斗士”。他故意让荔枝变了质而不外露,借以扳倒了黑心的鱼承恩和右相。而后他带着女儿逃回了岭南。他在第一次回长安的路上曾被一位道人所救,聊起自己在尘世间的烦恼和命悬一线,那道人劝他留下来避世,甚至可以带着家人一起修行。也许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安宁,也许他要让长安的荔枝大白天下,李善德并没在那时逃离,而是直到“长安的荔枝”完成使命后,才再次策马远走,开始了荔枝树的救赎。
剧集里还有对其他人物的刻画,前尘往事,都给了精细的描述。比如何刺史身边的赵辛民、开斗鸡坊会骑马的蓝哥、小舅子的“上级”云清、放贷的十七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色调,剧情雨露均沾,无一漏缺。
其中,另一个胡商苏谅是一个让人能产生好感的人物。他热爱说成语,他用商人的脑袋给李善德制造了运荔枝的可能性,他才是黑暗中给李善德点亮一束光的人。同样带给李善德希望的,还有阿僮,荔枝园的阳光女孩,敢爱又敢恨。而李善德则把林邑奴阿荔的生命点亮,让他拥有名字,也让他的死亡有了伟大的意义,而不是蝼蚁般被虐死。
这样一个担负了三条故事线和众多人物呈现的“群像”电视剧,要如何分摊剧情,着实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也许知道大家都被荔枝吸引而来,于是就让荔枝来做出一些谦让,反正荔枝一天不到达长安,“长安的荔枝”就是在未完待续!
的确,剧外掐着日子着着急,剧里还很是从容。李善德终归会发现双层瓮,总归会想到做试验,他总归会发现“连枝运”这个方法……荔枝总会按时到达长安的。
不管整个剧集的节奏如何,至少长安和荔枝都没缺席。并且每个路经的人物,多少都和荔枝沾了些边,于是就有了这场“荔枝味”的盛大聚会,眼花缭乱,香臭自辨,正邪自选。最后,两条支线完成演绎,故事终于回归鲜荔枝的主题,剥开荔枝壳,善恶终有报。
抛开故事情节,说说其他看剧感受。剧的讲述手法用了最近流行的方式。这两年,不知道从哪一部剧开始,导演们喜欢用一种正片前后加“彩蛋”的叙述方法。小时候学写作文时,学到了“正叙”“倒叙”“插叙”,不同的方式当然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而现今,大量的正片里的“秘密”和“前因”都放在了正片开头,又把正片里的“悬而未决”放在了结尾。算是插叙?还是什么专业的艺术手法?总之让人了解整个故事的时候,有些凌乱。正片中欲言又止地让人看不懂,片头片尾又故作高深的样子。本剧中那些本来就是原著里没有的情节,用这样颠三倒四的表达,让人更无从理清故事逻辑了,或者说需要费更多的脑力去分析消化,还是直叙更有亲和力。
不得不承认,剧集的扩容和改编,让从原著出发的我们需要更多一些适应的时间,从意外到接纳,再到深入和理解。也许把这部剧看作是一颗“荔枝鲜”就不难释怀了。全新的剧情里,李善德肯定不会介意他的这场奋斗里,多了那么些为了各自的“荔枝鲜”,借着“长安的荔枝”的路途,同样拼尽全力的新朋友们。
人的心啊,有人追求保鲜,洁白无瑕;而有人甘愿被腐蚀,外表艳丽,内心黑烂。脱下面具的人们,就像剥了壳的荔枝,是否还都经得起审视,是否还如赤子之心一般纯白透明。
来到这里,《长安的荔枝》,也不只是荔枝的事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