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份如如不动的爱。爱无处不在,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只是每个人都无法真正直面心中这份爱,而是面对了相(相包括人及万物的相状,品质,地位,作用,认知,概念,定义等),爱被相转,就像水变浑浊,空气变雾霾,爱看不見了。许多人孤独,许多人渴望爱,其实爱与单身或结婚都无关。

当我们很想拥有一件东西时,爱产生了。当我们不只想拥有对方,还很想与对方分享自己的一切时,爱情发生了。当情欲断尽,对自己喜欢的一切只保持欣赏,赞叹,共鸣,同乐时,博爱出现了。当自我消失,明了自己与万物一起,所有的爱再也无法带给自己片刻烦恼,在爱中获大自在。此时出现爱叫慈悲。

生命的长河中,除非你必须说话,很多时候,沉默是最好的生存状态。静静地坐在一切之外,旁观所有人,事的起起落落,成住坏空,不再有要求,不再为一切下定论。不要去洞察一切,也不渴求被理解。像孩子一样无忧无惧,也不因无知而好奇一切。心柔弱清澈似水,悄悄淌流在岁月里。沉默,宇宙的一种智慧。

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不求回报,其无私与伟大堪称绝对的菩萨行。但所有的母亲却没有像大菩萨一样从这种无私的行为中得到解脱和自在,甚至有的还形成逆缘和恶果,原因是她的无私和爱只对自己的孩子。所以,修行菩萨行的人一定时时反省所有的付出中是否包含强烈的自我。

人内在最深的渴求是回归生命的本源,因为只有回归到源头,我们才能彻底心安。而在尘世中,只有爱的体验具备生命源头的品质,如光明,宁静,喜悦,无私,温暖,安心等。但不幸的是,因为执着,很多人并未从任何爱的体验中得到净化和提升,反而使每一次爱的体验都变成了苦难的历程。

在某一个层面上,生生世世,在有些境界上你是一直没有突破的,你没有转化过来,知道吧,比如说一些菩萨在情执上,他是一直执着,生生世世一走到这儿就卡住了,一走到这儿就卡住了,为什么在情执上卡住了,因为有我嘛,因为自我不破嘛,始终还是有我相么,不管他是慈悲的、高尚的、伟大的、圣洁的,那始终是个情执,只要着一点点相,你的自我就永生永世破不掉。

她的世界里只有父母,情侣,孩子,还有自己的美貌。某天,父母死了,情侣移情别恋,孩子长大离开,容貌也日渐衰老,她的世界忽然空虚的一无所有,但她的贪婪执着却有增无减,此时她崩溃了。假如她的世界里有佛与佛法,佛不生不灭,佛法可对治习气欲望,她便有永恒的依止。哦,问一声:你的世界有什么?

孩子,如果你想在此世界永远不受伤害,不是准备看破红尘,不是想要看透任何人与事,不是无奈地放弃,不是无所谓地面对,不是努力学习承受....是听懂佛说的那句话,佛说:自我是虚妄的!

佛从未否定过这个世界。它只是告诉你:你从未看淸楚这世界真相,也未看清楚自己。当下,你在时空穿梭,所有人类都同行,下一路口,即一世生命终止,各自分流。如不能成道,你会无休止地在时空一圈一圈旅行,体验随缘变現的觉受风景,找不到起点终点,每一世心都没有归宿,也无法确知生命的终极意义。

当你在爱中经历过很多苦难欺骗,仍然保持了善良宽容的品质,不抱怨不嗔恨不冷漠不自卑,心愈来愈沉静柔软,你即拥有了天使般的美丽。而且,不可思议的善报一定会降临在你身上。所以有些事不要问结果,只需保持爱的品质。命运会给你最好的安排,可能无关得失、拿起或放下,只是令你清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