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在拆书学习过程中,听到好几个书友提到番茄钟工作法,觉得对提高专注力还是很有用。自己用了几次,在写拆书作业或文章的时候,都是番茄钟时间走完了,工作没结束就接着做。后来觉得自己的专注力还是不错,不需要番茄钟也能很专注就没有再使用了。
今天听李玲老师拆番茄钟工作法,又有了新的体会,准备再尝试一下,原因最后再告诉大家,先把李老师今天选出来的两个拆页发上来,分享一下。
2、

这第一个拆页,大家看到里面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第一二段交待背景:25分钟车程,其他选择不多,能安静下来看书
第三段:时间相对固定,活动单一,目标单一,成果却很惊人!
第三段:番茄工作法,就是帮你把每一天分成小段,和乘车时间差不多。
通过背景交待,引出切身体会,再从坐车看书这个特例,引出番茄工作法,人为创造专注时间。
3、

这里讲到了三个要点:
1). 番茄钟的完整版:不是只有高效投入的那25分钟,还有25分钟后的5分钟休息时间。
2). 方法:停止(番茄钟响后要马上停止,要离开刚才的那件事);放松(真正地放松身体和大脑)。
3). 下一个轮回:5分钟休息时间结束后,可以开启另一个25分钟的专注时间。工作内容(根据情况自己决定,是继续做开始那件事,还是做别的)。
4、
开头时就说到我之前用过番茄钟,之后觉得自己能专注于手头工作,就没再使用了。
今天学了这两个拆页,特别是后一个拆页,才明白过来,工作与学习习惯在用了番茄钟之后没有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我在使用番茄钟到时间之后,没有停止工作,完成休息的动作。
番茄钟工作法,两个作用:提升专注力、养成良好习惯。在我工作与学习中,我能很有专注力,所以这一方面不是我的全用番茄钟的目标;养成良好习惯,能持续地通过番茄钟工作法提升效率,这才是我想要的。我以前能一坐两三个钟做一件事,但是做完了,其它时间的工作效率就差的可以,开始放羊了。
所以,我需要重新使用番茄钟工作法,25分钟结束后,要马上停止工作,放松大脑与身体。并且在放松的时候要定一个5分钟的时钟,提醒下一个番茄钟的开始。
明天先试着使用两次番茄钟,再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目标是使用番茄钟工作法持续提升效率,养成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