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通勤的路上听了罗老师的道德经解读,运用到生活中之后对自身的帮助很大,心胸豁达许多。所以我认为罗老师解读的道德经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可听书就是过了一遍耳朵,容易忘,无法获得其中的精髓。所以从今天开始更新《道德经》的感悟,去进一步理解和践行。
罗老师解读的是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两种版本的道德经,和现在的通行本会有些许出入。
PS:道德经的版本很多,解读也非常多。找自己认可的版本就好了,都是个人选择,毕竟时间过去那么久,谁也不能知道老子的真意,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互相交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译:大道是可以遵照执行的,但它并不是永恒的道,不要执着。
了解道的规律规则,然后去执行,了解道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顺应大道而行,人生会更加顺畅,更加从容。
没有人能参透完完整整的大道,落到纸面上也只是理解的其中一部分,大道的奥妙并没有完全表达,一旦这种形式固定下来,就可能误入歧途。道也并非是恒常不变的,要理解道的内涵,然后在生活中奉行。所以不要执着于道,不要拿来公式照搬,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调整改变。
老子所讲的道,也不要执迷,如果理解了就在生活中奉行,在做的时候根据自身调整变化找到属于自己的道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有个说法,说人一天要喝八杯水。
这属于一刀切的状态,每个人一天八杯水,那老人小孩和青年一样么?冬天不出汗,夏天汗如雨下的一样么?如果用这一个道去适用所有人,那显然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理解其中道的内涵,多给身体补充水分,然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去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