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志于20251024学习《法譬如水》第368集《恶如恒沙不觉知》笔记:
1、无始以来,至于今日,积恶如恒沙,造罪满大地,舍身与受身,不觉亦不知。
2、我们要守好自己的规矩,但是不必避开人群,这叫做“守戒入群”。
3、如果只是想着“我们要如何才能清闲?我要赶快退休,过着一个无烦无虑的生活。”或者避开烦恼劳作享受。不可以!人生,我们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一个人将自己的身命,不能用在有用之处,那不也是废物吗?
4、闲闲没事做,这样的人实在是最悲哀的人,所以我们要不慕时荣,不羡慕人在享受,享受时间,享受物质,享受快乐,不可以!
5、我们应该要发愿,为苦难者不请之亲,不请之友,不请之师。世间有很多苦难人,我们要将他们视为,如同我们至亲的人;不然我们就把他们当作,如同我们的好朋友。
6、孔夫子告诉弟子,一日要有三次反省。但是佛陀要我们时时反省,不只反省三次而已,若有反省的心,我们才能生出惭愧忏悔的念。
7、一位77岁的阿嬷,靠拾荒抚养因儿子入狱、母亲离家而留下的三个孙子。她将积蓄随身携带,因曾被孙女偷窃。双胞胎孙子中的两人为索取钱财,竟伙同他人绑架阿嬷,险些将其窒息致死并抢走钱财。案件侦破后,阿嬷面对孙子悲痛欲绝,自责“不会教”。
这家人的悲惨境遇(儿子坐牢、媳妇逃跑、孙子不孝)并非偶然,是过去生所结恶缘在今生的显现,形成了互相折磨的共业关系。故事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身福分,并警醒必须 “今生广结善缘” ,以免恶缘辗转相报,永无了期。
偈曰:
无始劫来业力深,
守规入世炼道心。
闲闲无事真堪叹,
广结善缘利他人。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