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西,我和你爸爸要去你叔叔家帮忙,一会儿有什么事情给我们打电话,晚上你去叔叔家吃饭吧。”妈妈边穿鞋子边说,爸爸在换衣服。
“哦。”海西喏喏的应着。
“对了,要记得关好门窗。”
“海西,要记得练琴、学习。”
望着爸爸妈妈的背影,海西目光黯淡的应着:“知道了。”
爸妈走后,海西并未去关窗户,反而把窗子开的更大了,静静地注视着窗外,目视远方,目光中有种不可名状的深邃,夏风吹进屋里,窗帘此起彼伏。这风没有冬天的凛冽,没有秋天的萧瑟,更没有春天的清爽。不知何时,从窗里弥荡出一首悠扬的曲子,便知是海西在练琴了,弹奏的是理查德的《水边的阿狄丽娜》,风轻拂着她的头发,她还是目不转睛的眺望着,似乎远方有着令她眷恋有不可舍弃的东西。纤长的手指在琴弦上熟练的拨动着,弹奏着那沁人心脾的乐章,她的思绪已被风拂乱,和着钢琴的旋律徙至那虚无飘渺的世界里去了。尽管是她独自一人,却并未蹭感受到孤独害怕,而是一种悠然而生的快乐 。
过了好一会,她缓缓站起身来,走向书房,肆意的拿了一本书就回到了卧室,躺在床上,映入眼帘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已看过很多遍了,尽管如此,她还是胡乱翻了几下。每翻一下,都会想到这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遭遇,她并不像别人那样同情可怜保尔,反而很钦佩他的勇敢和矜持。大致翻完的时候,她屋里的把书扣在床上,闭上双眼想象着自己将要转入新校区的场景。
她曾经在期望中学读书了,在那里她的表现异常优秀,是公认的才女,父母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惜一切代价给他联系了这所德智体美最好的综合性学校,报到时间就是明天。她的妈妈是个专业画家,会做设计;爸爸是位律师,小时候受妈妈影响较多,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父母也希望海西可以在艺术界创出自己的一片天。正因为这样,她才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背负父母对她的希望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早早启程,无形中也剥夺了她孩提时代的自由。她有时候很苦恼,心情烦躁,朋友虽然很多,但自从分开后就很少联系,即使在一起她也不喜欢和他们说自己的感受。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进艺术里。如今父母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更好的学校,在那里或许可以更好的用知识丰富自己。
明天就要去新校区了,毕竟那是一所高等院校,毕竟是第一次去,毕竟没有一个认识人……海西焦躁不安的烦恼着。她不知道那里的学生会怎样议论自己,“瞧,那就是靠关系找进来的佼佼子”还是“那就是所谓期待中学的「英才」诸类带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海西翻来覆去对幻想做着不同的假设,似乎只有作出各种幻想与假设内心才不至于空洞无底。咚咚咚……钟声敲了三下,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她微微睁开疲惫的双眼,看见卧室的风铃肆意的摆动,发出“叮呤…叮呤…”那悦耳的铃声,倏尔想到客厅和屋内的窗子都还开着,塔身了一个舒服的懒腰,起身把所有的窗子都关上了。
至于晚饭,妈妈叫她去叔叔家吃,可她并不想去,不愿去叔叔家听到那些叮咛与赞叹不绝的话,那些话都听了好多年了,每次都会招来父母那爽朗的笑声,而海西自己却觉得耳朵里还要生出茧子了。所以她总想避开家庭聚会这种公共场合,更讨厌父母的同事好友不止一遍又一遍的称自己“才女”。何况明天要去报道,还是养精蓄锐的好。
给妈妈打了电话晚上不去了,随后就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是可以用来填肚子的。爸爸妈妈平时不让她吃零食,说对牙齿不好,所以很少给买。随便吃了点面包,喝了一瓶橙汁,还有些水果,海西就洗漱好去卧室看书了。皎洁的月光为世间万物洒下一片银辉,透过窗子,似水一般的流泄到卧室,静谧的照在海西恬静的脸上。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不知道,海西早早就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