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家子气

小家子气

作者: Sheng | 来源:发表于2014-05-28 23:11 被阅读57次

酷热难耐的北京,即便是有冷气的地铁站里,也让人烦躁。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鞋子踩在地面时不时传来的黏腻感,也不知是化了的冰棍,还是撒了的饮料。

地铁站的楼梯上,两名清洁工人正在一级一级台阶地清扫,能看到有不少扔掉的雪糕皮和冰棍棒,看来那些黏腻物就是来源于此。

北京地铁的硬件环境,应该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尤其是奥运前后陆续完工的五号线、八号线、十号线和四号线等等。但说实话,深入北京地铁的感受,可能就没那么一流了。除了乱扔垃圾之外,还有轮班似的乞讨卖艺、插满扶手和车窗座位的房地产小广告、堵着本就狭窄通道的地摊,更不用说高峰时段车厢内那浓郁的韭菜水煎包味道了。

地铁是大都市人流最密集、使用频次最高的公共场所。从人们在地铁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其对公共空间的态度。

从小我们就在思想品德课上被教育,要“舍小家、为大家”,强调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其实作为现代人,不一定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但是作为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应该具有的普遍认知是“公共场所或者说公共空间也是家的一部分,是需要我们去维护的”。如果连每天至少要来往两次,每次平均时间大约在一个小时的地铁,都没有这样的意识的话,就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了。

有人说,地铁环境不好,太嘈杂,是由于人流太密集。但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日本地铁的拥挤程度并不亚于北京,而且其硬件设施也不如北京新修的几条线现代。但由往来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软环境的气场,却井然有序。偶然也有喝高了的、喧哗的,但与整体相比,只是杂音。

有人把日本人在公共空间的秩序感归结为自律,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对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与空间的主人翁精神。就如日本知名建筑设计师藤本所阐释的“都市是家的延伸”:

“都市,比方说东京,说来也就是一个巨大的像家的地方…自己的小家,就像城市这个大家中的一个房间一样。”———来源 《知日-家宅》

正是基于这种家延伸的概念,他们才乐于维护都市中地铁等公共空间的环境和秩序,愿意进行复杂的垃圾分类工作……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大大拓展了人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的舒适程度。

相反的,如果不是把家的概念向外延伸,而是不断的向内塌缩,乃至在小家当中也要划分出我的区域和你的区域,这种小家子气带来的,恐怕也不止是乱哄哄的公共环境呢。

PS:就在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窗外又传来垃圾袋破空坠落的凌厉的呼啸声,在夜里格外刺耳。小家子气,真的好改变么?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会这么小家子气?

    何为小家子气,应该就是没见过世面,目光短浅的人,出手总是抠搜的,比较计较利益的得失,小家子气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 我自己

    讨厌自己的小家子气 却还是忍不住羡慕。

  • 张望,幸福的焦灼

    用外婆的话说,外公就是一个“小家子气”的男人。而这种“小家子气”更是在等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每听说有人回家,外公...

  • 也谈谈见异思迁!

    这世上多的那种正人君子,也比不过渺渺众生小家子气的俗人。 很容幸,我也是俗人,小家子气儿的那种。 常常听着呢,见异...

  • 2018-03-18

    朋友们一直私下议论,怎么我现在这么小家子气了,什么事都计较了,没提前好相处,我不愿为她们眼中的“小家子气”,原来事...

  • 学习写作的新尝试----刻意练习,微小改变

    写作,都写了七个月了。可我写下的文字,还是很小家子气。 这种小家子气,不单是思想上的,而且还有文字表达结构上的。不...

  • 小家子气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问我借钱,我问多少,两千,当时手头宽裕,便没打眉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说...

  • 小家子气

    没有大格局,拿不出手 半壶水叮当响,常常抑制不住的得意表达。 该自信不自信,该谦虚不谦虚,抓到一点能炫耀所谓的聪明...

  • 小家子气

    酷热难耐的北京,即便是有冷气的地铁站里,也让人烦躁。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鞋子踩在地面时不时传来的黏腻感,也不知是化...

  • 小家子气

    我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去年在一早教机构上班,那个平台是很好,对自己教育孩子肯定会有帮助,领导鼓励员工会说:在这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家子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ud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