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打开“有道云笔记”里找一张之前保存的重要图片,竟然发现我写了很多随笔,类似于日记。每一篇随笔都把我带入了当时的情景,美好的回忆……
现发布2016年5月16日写的一篇随笔:
上完第一节作文课,二年级业盛独自一人在走廊上耷拉着脑袋,默默流着泪。
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猜孩子一定有心事。
我连忙走过去拉着他的小手和他一起走进办公室,然后拿起纸巾边帮他擦拭眼泪和鼻涕,温和地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吗?”
他边哭边说:“我想弟弟了!”
孩子在直接表达他的感受。
“弟弟怎么啦?”
“他今天要去长沙,我还想和他玩。”
哦,我知道他是独生子,看来有同伴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想起他曾经和我说过,班上很多同学和他不太友好。
可见他非常渴望友谊,现在好不容易弟弟来了,又要走了,当然难过。
我非常理解孩子此时的情绪,此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共情。
“我非常理解你此时的感受,我觉得你真是个重情谊的好孩子!弟弟的家是不是在长沙?”
“是的。”他边抹眼泪边说,语气很肯定。
“哦,那弟弟是不是也要回到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样也喜欢回到自己的家。”
这句话让他仿佛明白了,弟弟为什么要回家了。
他抹了抹眼泪,停止了哭泣。
“今天专心听讲,把作文写好,早一点回家和弟弟多玩一会儿!”我给他出这个主意。
说起这个陈业盛,他妈妈愁白了头,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速度超级慢,时常发呆。
由于写作业习惯不好,每次放学后,大家都回家了,他要延长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写完。
听我说早点完成作文就可以多一点时间和弟弟玩,他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大步走向教室。
放学后,我特意询问了他的任课老师了解情况。
老师说他今天的课堂表现特别棒,写作文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提升。
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心想:今天一定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再次读到这篇文章,我脑海里浮现了业盛同学的样子:高高瘦瘦的,眼睛透亮,说起话来有些娇气,甚至有点结巴,写作业非常磨蹭。
业盛妈妈对孩子的磨蹭非常焦虑。
这种焦虑来自于把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的比较。越比较让孩子越自卑,亲子关系越糟糕,孩子越没有安全感。
这种焦虑还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总想着二年级写作业都这样慢,将来高年级了,初中了,更不得了!
我与她多次沟通,劝她不要着急,还专门送了一本书给她,记得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静待花开,牵着蜗牛散步,这都是告诉父母们教育是需要耐心的,是一门慢的艺术。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孩子内在的特质并去鼓励他,欣赏他,爱他。
“发现”的能力也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来自于真正地爱孩子。
一个发自内心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去思考,会去学习,从而找到与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
掐指一算,业盛今年应该读初二了,不知道他现在的学习如何?有他妈妈微信,稍后去问问,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