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购物中心、影院等公共场所的角落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众多品牌不一,款式、功能大同小异的按摩椅。消费者用手机扫码支付即可享受按摩服务,根据按摩时长均价在5~15元不等。
在部分创业者看来,无人值守、低价消费、占用碎片化时间的共享按摩椅,将是下一个共享经济的新载体。大家都不愿错失这个能“躺着”赚钱的生意。
那么,共享按摩椅真的能“躺赚”吗?
行业
背景
共享经济催生共享按摩椅
事实上,早在1996年,按摩椅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由于价格昂贵且占地方,一般老百姓并不会去购买。根据电商平台的产品信息,一台质量较好的家用按摩椅价格至少在2000元以上,甚至达到上万元,真要买回家,使用频率未必很高。
然而,这两年,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特别是共享单车火了之后,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这些共享产品既方便了人们生活,同时又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共享按摩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速途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7年共享按摩椅市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保健养生的重视,国内按摩器具市场在2016年开始回温,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7亿。其中,按摩椅在按摩器具市场所占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借助迎来第二轮春天的按摩器具行业,共享按摩椅的市场前景可观,或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机。
不少企业觉察到了行业的新动向,立即开始转型,这其中就包括荣康,紧锣密鼓地上马了共享按摩椅项目倍儿爽。这款经过专业设计的智能按摩终端设备,号称将物联网、移动支付、云端大数据集于一体。
同是业界老兵的荣泰成立了子公司稍息网络科技,推出年轻化品牌,名字“摩摩哒”也是相当讨喜。
除了老牌选手在集结,乐摩吧、头等舱互联、蚁点科技等新选手,作为共享按摩椅运营商也开始抢市场。
或许在这批创业者看来,无人值守、低价消费、占用碎片化时间的共享按摩椅,将是下一个共享经济的新载体。大家都不愿错失这个能“躺着”赚钱的生意。
行业
未来
共享按摩椅真的能“趟赚”吗?
目前来看,共享按摩椅的变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础服务费,主要提供三种套餐:5分钟的短时体验、20分钟的全身按摩以及30分钟以上的全面消除疲劳感的套餐,用户通过支付宝和微信可直接扫码支付。
第二种来自于附加价值,在提示板和屏幕上均可为商家进行品牌推广,这将是共享按摩椅最大的营收来源。
以“乐摩吧”为例,其收费标准分为6分钟6元、12分钟10元、20分钟15元三个梯度,消费者只要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就能体验。其创始人谢忠惠曾表示,一台投入使用的共享按摩椅平均每天服务5-10人,客单价10元,平均一台机器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其中,租金占成本大约30%-40%,单机回本周期在6-10个月。
从运营商给出的官方数据来看,似乎是个不错的生意。
然而,正如大家所见,在公共场景中的共享按摩椅的真实境况是,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蹭坐”或者“蹭睡”。再者,其维护检修人员成本问题、清洁卫生问题、按摩效果问题等是摆在共享按摩椅企业面前的难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便盈利模式再好,消费者不买单,同样难以持续。
因此,想做好共享按摩椅,首先要解决以下3大难题:
第一、 清洁卫生问题
按摩椅长期供不同消费者使用,会产生卫生问题,尤其是冬季过后,大家的着装将越来越轻薄,按摩椅直接接触皮肤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而据邦君观察,目前大部分共享按摩椅并没有工作人员在现场保养。这个问题不解决,稍微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估计都不太乐意买单。因此,能否在一个消费者使用后,马上安排工作人员更换相应部位或者消毒,才是关键。
第二、尴尬问题
其实按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一般都是在私密环境下进行。公共场合按摩,是有几分尴尬的,毕竟大部分人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尤其是女性。如果共享按摩椅能做成包间共享按摩椅,或许对个人隐私就好一些,但是成本自然会上升。
第三、共享不按摩的问题
虽然很多商场、影院的按摩椅几乎座无虚席,但真正扫码支付体验的只是少数,大多数消费者只是“蹭坐”,坐在按摩椅上休息、玩手机。这些按摩椅每隔几分钟便会发出“本按摩椅付费使用,请勿闲坐、影响他人享用,谢谢配合”的提示,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因此而起身走开。所以,必须有一个措施,只有付费才能坐上去。好比共享自行车,只有付费才能开锁骑走一样。
“共享充电宝等已退出了市场,说明不是所有领域都能共享成功。共享按摩椅虽然具备了完整的商业模式,也符合消费者休闲消费需求,但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最终能否大面积铺开,成为共享经济的新增长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撰文/编辑:花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