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重200多斤、家里有矿有地有核弹的84年小伙子,一个世界最牛叉的八零后,为了谈成一单业务,坐6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长途跋涉去见客户,还没成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今天看见这个段子我就笑抽了,中国网友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中规中矩的一条政治新闻,楞能改编成那么励志的一条段子。手动捂脸。
从平壤到河内
作为和这位小伙子一个年代的同志,我为我的不成功汗颜不已。话归正传,其实今天我想聊的是努力和成功这个事。这话听起来就觉得老啊,这么老的话题有什么可谈的,老生常谈吗?我感觉我有一点新体会,所以还是分享一下吧,哈哈。
按我的惯例,说什么话题先要解释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可我觉得今天这个成功、努力的话题解释就免了吧,不然就有凑字数的嫌疑了,成功、努力这恐怕是咱中国孩子最早学习的一类词语之一,毕竟压力山大啊,人数全球最多,说明啥?说明竞争全球最大啊,要求就会更苛刻,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类的诗词警句,哪个都能张口就来的说上几段。可见努力与成功早已列入了咱们中国人的人生重要事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时候我读书,老师教育我说,看,读书跟农民伯伯种地一样,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觉得真辛苦啊,我已经很用心努力了,考试上90,但名次还一般,当然这充分体现了咱中国竞争性之强啊,小时候深深佩服那些考试天天第一、接近或达到满分的同学。意识上认为汗水耕耘换我这点收获太辛苦了,太难了。这是第一阶段。
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后来长大了大学毕业工作了,从读书理论阶段,迈入了具体实践阶段。几经折腾,突然发现,小时候老师都是骗我的!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都是假话好吗?很多事情挥汗如雨的耕耘了能有点收获就不错了,不论多少,哪里还敢谈等量收获,可怕的是,很多努力颗粒无收,有了这个认识后,一段时间整个人都不太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实践开始思考这么哲学性的问题,思考无果,后来求教我爸,我爸抽了口烟深沉的对我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无心插柳柳成荫。工作五年后,发现自己看待事物既没有幼时的简单,也没有青年初期的单一了,满满才开始尝出一些味道,尝出一些人生的味道,我发现努力和成功对应的收获可能不能这么绝对的看,比如说,这件事情上做的努力,这件事情上没什么收获,可收获在另一件事情上,有那么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中国古人真高明啊,这个道理都早就写成诗了,十岁以前就会背,可十岁是体会不出真滋味儿的。
三重境界。工作十年后发现,人生其实很神奇,很多看似好不相干、毫无联系的事情,再后来的日子里它们会莫名的联系在一起,然后产生出不可思议的效应,真是有趣。所以,我开始敬畏生活、敬畏际遇、敬畏我遇到的每件事和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去认真对待它们,最努力的去争取每个机会,以自己当下最高的标准去做好每件工作。因为我不知道现在不争取、不努力,也许或远或近的以后,我就后悔了。后悔是对自己最残酷的审判。
这个有点宋代禅宗大师清原行思人生三重的意思。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也许我们再怎么见山见水,也不会成为最牛叉八零后那样的青年,可是人生送给每个人的礼物都不一样,别说你不喜欢榴莲,也许吃榴莲的过程你能收获别的想不到的东西呢。
这么有趣的人生,怎么舍得浪费。手动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