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个保安大叔在门口看电视,离开时把他的老年手机落在桌子上了。我帮他收好,等他来拿。
第二天他才来问,我拿给他。他非要买瓶饮料感谢我。饮料还是在我店里买的,还丝毫不容我拒绝。
然后他看看我家左边,问:“那家超市倒闭了?”
我说是。
他又看看我家右边,说:“这家超市也关门就好了。”
我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只想我家没有竞争对手。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有生意大家做嘛。”我笑笑说。
“反正他们也不会有你家生意好。”他像个护短的家长。
有些人的感谢,有时候让人好笑又感动。
2
“北京新增境外输入病例……”
丫爸给我们转播新闻,他把北京读作 bēi jīng,把法国读作 fā guō。他甚至连自己的官称“马哥”,也能说成 mǎ gé。
我无法忍受他的河南味儿普通话,虽然我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
“说河南话!” 我命令他。
“我说的不就是河南话吗。”他很委屈。
简直要晕了!这混合口音,听着太难受了。
在外面被人嫌弃普通话不标准,回老家被人嘲笑撇洋腔。
我也最烦这种人。
人家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还能乡音无改呢,你咋做不到。
3
我在跟丫爸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丫淡定地在一旁看书。
等我们停战熄火了,她自我表扬说:“我真佩服自己的强大,你们再吵我都可以不受干扰。”
然后过来给我捶背,说:“帮你顺顺气儿。”
而在她还小的时候,一看见我们争吵,就会冲上来捂住我的嘴巴。
这些年终于把她锻炼得处变不惊,这可能就是我们吵架的最大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