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
论语心说|学而篇1.11“穷其道者,归处亦同”

论语心说|学而篇1.11“穷其道者,归处亦同”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7:48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学而篇1.11“穷其道者,归处亦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与这段成为背书关系的,还有《论语·微子18.10》中的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要遗弃他们,这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形成了一定背书。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無求备于一人可解释为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地意思道理是一样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今天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几乎尽人皆知,且脍炙人口地理论。

虽然辛亥革命以后,名义上没有了君的概念……但这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依然流传不息,好像这句话从哪人口里说出来,那人就是洞悉事件真相一样,讽刺极了!这是个“重词轻用”的时代,虽然重,轻都是相对而言的,但在我看来,起码在用字方面,很多时候真地是大题小做了。道理是一样的。

大题小做,就是我指的:重词轻用。我认为,这最起码属于对自己的文化缺少一定的认识,与敬畏,而造成的了……如果你稍微懂点儿文化也许你不会再瞎说

道理,是一样的。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泛指很长时间……不一定就是三年整,它也许泛指的是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三年”。道理是一样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改变父亲的道,就是《论语·微子18.10》中,周公对鲁公说的:“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段话。二者既:《论语·学而1.11》与《论语·微子18.10》形成互相背书的关系,且孔子认为,如果能做到这样,既:“三年無改于父之道”,那么这既叫做:孝了。道理是一样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同时,为微子18.10背书的,是《论语·子张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出自《论语·子张19.18》)“大孝子”曾子在《论语》中被记录的这句话:“孟庄子之孝也……”实际上既是对《论语·微子18.10》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段地肯定同时也是对于《论语·学而1.11》地二次背书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反过头来看《论语·学而1.11》,孔子在此地切入点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地切入点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同时这句话或者是依照着“周公诫伯禽”而来……既《论语·微子18.10》“周公谓鲁公曰”段……“故旧無大故,则不弃也”与“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地关系。道理是一样的。而曾子所说的:“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段,则是《论语》地编著者们,借曾子之口,转达孔子对于自己从周公那里所领悟,和习得的对‘道’地贯彻、理解,和总结了。

1.

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是《论语》地编撰者们总结的孔子的自己的结论……在《论语·学而1.11》中,孔子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既:“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而《论语》之中其他的痕迹,则均是为的这一个结论,所做地注释,和陈述罢了。

2.

道理是一样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实际上孝的行为方式不只是这一种,就像我在《论语心说|学而篇1.9“山尖与奶油”》(《论语心说|学而篇1.9“山尖与奶油”》)之中所讲地“蛋糕理论”那样,儒,释,道都也只是各从蛋糕中切得了一角但这一角也具备了当时大蛋糕地全部......于是一角也成为了一整个大蛋糕”。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要低估三教中的任何一教,他们地决心和这个宇宙地缘起几乎是一样地。所以,孔子在这里面所讲地任一切入点,虽然他可能只是一个观点,与角度;但是这‘一角’你若能贯彻到底那你的成就和造诣逼近我们认知中的最伟大了道理是同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3.

八万六千法门,或者八万四千法门……等等,都是这个道理,它们都是一角

但是一角也是全部……因为“一角”也是五脏俱全地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就像儒,释,道这三角一样……孔子在《论语·学而1.11》中给出的……也只是孝道的一角而已……但这一角,也足矣。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庚子年 正月十九 于自家中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学而篇1.11“穷其道者,归处亦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与这段成为背书关系的,还有《论语·微子18.1...

  • 《论语》今读:孝的具体表现

    论语·学而篇 1.11 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注释...

  •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1〉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11〉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论语》读书笔记: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这是曾子说的话,...

  • 00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篇》

  • 论语 | 孔子心目中的孝悌

    《论语 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

  •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9〉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9〉 读/衣者郭郭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丧...

  • 孝悌的根本

    《论语》学而篇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 论语心说|学而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鲜矣仁,也可以说是:仁鲜矣。这是一个经典的古文倒装。仁作为后缀,也可以放在前面。 巧言...

  • 论语心说|学而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门下比较有名的弟子之一。“吾日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学而篇1.11“穷其道者,归处亦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y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