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3

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3

作者: 蓝天白云XM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10:27 被阅读0次

第六章。和孩子在绘本中尽情玩耍

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

在使用绘本时,可以充满感情地朗读,也可以分角色表演;可以让孩子猜想故事进程,也可以发挥想象创编新的结尾;可以观察人物表情猜测其情绪状态,也可以寻找隐藏在画面中的细节;可以尝试复述完整故事,也可以将角色与情节做配对游戏……

在如此丰富的可能性之中,若只挑出与孩子能力并不匹配的识字来训练,近似于买椟还珠的荒谬与可惜。

强迫孩子识字伤害多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基础。

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就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

随着孩子阅读经验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增长,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并识读出一些文字。

重画不重字

父母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应先看书的封面,用点读法进行示范,一字一顿地将书名念给孩子听,也可以要求孩子用自己的小手指进行模仿。

久而久之,孩子在看书时,首先做的就是伸出手指点着书名朗读。等孩子稍大一些,也可以将书名文字相同的书籍放在一起,让孩子自己探索字的读音。

这些做法,目的不在于让他认识某个汉字,而是让他感受到书面语与口头语存在着对应关系,让他感受文字的奇妙,增加对文字的敏感,激发对深入阅读的兴趣。

绘本推荐:你读了吗?

爸爸妈妈需要知道,绘本不仅仅是故事书,它们还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选择绘本时,父母需要注意多种类型绘本的平衡;孩子年龄越小,可选择画面简洁,人物情节突出的绘本;除画面之外,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喜欢朗朗上口,音韵优美、富有节奏的文本;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绘本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喜爱。

小贴士

“我的感觉”系列图书,包括《我好担心》《我好害怕》《我好难过》《我觉得自己很棒》《我好嫉妒》《我好生气》《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可以帮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感知情绪、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当两到三岁的孩子出现相对应的情绪时,父母就可以取出绘本与孩子共读。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绘本

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长时间不断的坚持。与父母不断的唠叨督促相比,和宝宝一起共读一些情节紧凑,形象鲜明的绘本,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推荐:《好脏的哈利》《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这是我的》

音韵优美,朗朗上口的绘本

两到三岁的孩子很喜欢朗朗上口,音韵优美,富有节奏的故事语言,这也符合孩子的语言发展需求。这样的绘本给孩子读起来既亲切又生动,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其中的节奏感,悦耳的声音也能让孩子安静下来。

推荐:《两棵树》《我和妈妈》

另外,若说音韵的精美,节奏的起伏,语句的精炼,首推《唐诗三百首》中的五言绝句。即使孩子不懂,其中语言的音乐感,节奏感也会让他乐于诵读。

第七章。尊重家里的“小大人”

开始放手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飞速的成长起来,带给你喜悦的同时,你也要明白,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是不同的。做称职的父母,需要洞悉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你的孩子很棒

在生活方面,孩子已经能够很能干的用小勺进食,用杯子喝水,会拼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拼版,并能用积木搭出高高的塔。

两岁半到三岁,他不仅走路、跑步更稳更协调,还能自己穿衣、刷牙、扣扣子,甚至能用筷子和剪刀。

语言发展方面更不用说,他的词汇量会逐渐达到1000个以上。到三岁时,他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日常会话已经完全不成问题。

运动方面,如果给予他足够的机会和支持,他的表现让人惊喜。……

在社会交往方面,他乐于和小朋友一起玩,能够结成一些固定的好朋友关系,尝试学习交换,轮流和分享等社会规则。

当然,孩子完成这一切,需要机会尝试,以及大人的支持。但在现实的家庭环境中,大人为孩子包办代替已经习以为常;有些祖辈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干什么都存在风险;父母则觉得等孩子磨磨蹭蹭地做完事情时间太长。

比如自主吃饭,孩子速度慢不说,大人还需要做很多后续清洁工作,反而低效。殊不知,没有练习,就没有能力。大人的包办代替在很多方面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允许孩子独立做事,自我服务

随着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日趋成熟,两到三岁孩子有了独立的意识,喜欢尝试自己做事,乐意动手为自我服务。

两到三岁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父母多鼓励、帮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的自理能力、自主意识会很快提高,还会更加自信快乐哦!

小贴士

两到三岁孩子自我服务活动实例_自己穿鞋

方法与过程:父母先示范如何穿鞋,让孩子仔细观察。然后教孩子念儿歌:“小鞋子,像小船,小脚丫,是船长。小脚伸进船舱里,用力拉起鞋后跟。”最后让孩子练习自己穿鞋,父母在一边给予帮助。

善用家务,培养孩子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

两到三岁孩子独立意识萌发,喜欢自己做事,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常会破坏规则,到处捣乱,弄得家里一团糟。父母往往会跟在孩子后面,替他收拾好。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要给孩子一些可负责的任务。这些任务可包括:对自己负责_自己吃饭,穿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_在大人协助下收拾玩具;对家庭负责_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只有从小开始实践为家庭付出,为他人付出,才能在心中长出责任心的幼苗,才能感受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受到的尊重。

做家务是一种家庭内的“做中学”

孩子做一些家务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特点,如责任心、合作。与此同时,这一行为本身也能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家庭的归属感,培养他的家庭观念,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孩子参与家务的具体步骤

为什么让孩子做家务,是父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培养他的动作技能?练习分类与收纳?培养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帮助他明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他体会父母每日的辛勤与不易?培养他的耐心与毅力?……

无论是哪一项或者哪几项,父母都应充分思考,这有助于选择适合达成这些目标的家务内容,也有助于将这一要求坚持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废。

小贴士

孩子可以参与的家务实例_倒垃圾

方法与过程:父母先给孩子示范,然后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下,坚持每日倒垃圾。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赞美。

尊重孩子“我的东西我做主”

孩子对玩具等物品的“物权意识”常会引发一些冲突,这并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现,而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结果。

因此,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我们要尊重他的所有权,让他“我的东西我做主”。

当你遇到孩子争抢玩具时,可以首先将他的占有欲理解为成熟的标志而加以肯定,对他说:“对,这是你的!”然后再鼓励他让步:“但是,过一会儿你可以和其他人轮流玩吗?”

而不是一味地从成人的眼光出发,坚持让孩子分享。同时,父母也应该允许孩子拥有某些为数极少的,只属于他自己的、可以不与人分享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孩子能学会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学会分享。再过一年,即使心中不舍,孩子也会和小伙伴分享大多数的玩具了,因为他知道,玩具借给别人玩一玩,还是我的,别人会还给我的;我把东西借给了别人,别人也会愿意把东西借给我;大方的孩子,大人孩子都喜欢。至于完全无私的利他行为,孩子还要过一些年才会习得。

学会表扬孩子的方法

每个成人都会表扬孩子,但是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表扬的类型

表扬分为三类,你对孩子的表扬属于哪种类型?

个人取向的表扬。它是对孩子做出的一种整体性判断,反映了孩子的人格特质,指向孩子自身,如“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好孩子”。

过程取向的表扬。它是对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或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反馈,指向行为的过程,如“这种方法很好,你还能想出其他可行的方法吗?”“你在做的过程中很努力”等。

结果取向的表扬。它反应行为的客观结果,指向具体行为的适宜怡,如“你做对了九道题”“你取得了一个好成绩”。

不同的表扬,不同的表现

经常接受个人表扬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后,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无助反应。

过程表扬组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或失败后则更多的表现出了掌握取向的反应,因为他们认为,智力和能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不断尝试,就能成功。

结果表扬组儿童的表现介于两者之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ib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