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间与同事聊起《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想起去年受此书启发,还设计了一个游戏,目的提高女儿自尊水平和价值感。可是,它现在早已被闲置了,就实行一个月左右吧,论效果其实不错的,女儿积极参与,我与女儿,女儿与小二冲突大幅减少。就是女儿每天都把积分算一次,并且要我及时反馈,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两个人的时间,另一方面有点不满于女儿总采用我积分换现金,而不是按照我设想的那样,比如要求全家外出旅游一次。
工具有效果,却不怎么好用,作为设计者,我为什么不去改进它呢?放弃可是最不明智的,现在重提旧事反而有种挫败感,想做成一件事还是需要点坚毅的。
以下链接是那版被搁置的游戏设计。
https://mp.weixin.qq.com/s/hrrGUqsxVbXeTadzqu4fig
于是,晚上回到家我与女儿谈起去年的那个游戏,鼓励她构想一种省时省力便于操作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人,并且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这是我对子女的教养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自已当首先做到,所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个游戏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约束和提醒。
女儿:“那我们就做个奖惩箱,里面有各种奖罚的纸条,谁做了好事就在奖里面抽一奖一次,犯错了就在罚里面抽一次。”
我:“嗯,不错,简单好操作。”
女儿:“厉害吧!哎呀,要是我早出生150年,那就轮不到爱因斯坦说什么话啦。”
我完全被她这句话震惊了,小小年纪竟口无遮拦,出此狂言,有多无畏便有多无知。又一个需要管教纠偏的问题。
我:“我记得前一秒你还在说学习很烦,活着没啥意思,吃喜欢的垃圾食品,早死也无所谓吗?现在又说要超过爱因斯坦的狂言,你可知道爱因斯坦13岁就读完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那是哲学书耶,多少成年人一生也没读过几本呢?而且他非常爱学习。”
我:“一会妄自菲薄,显得自己很没有价值,一会儿又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很了不得。不知道怎么说你好了,还是你自己想想吧?”这是一个蛮严肃的问题,但我笑着同她说了,觉得她无知但也可爱吧。
然后,女儿动作麻利地制作了箱子,抽奖纸条。下面我们分别在纸上写奖罚的内容。原先女儿要求她写惩罚,我写奖励,但为了尽可能不遗漏,上述方法可取。写完后讨论,保留意见一致的,再写到纸条上(明晚的工作)。


游戏改变世界,我只要借着它改变我的生活就好了。相信以善小而持之,不断改进,看得见的进步不会远。

徐永萍
2019/8/2上海
欢迎善良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友人,搜索微信公众号“胸无城府心如玉”,关注并投稿。
感谢您的时间,感谢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