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因写作而变

作者: 冯博宇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11:11 被阅读5次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2#

1、输入≠输出

 从2016年开始,因为职业需要,也因为很多大咖老师反复强调写作的重要性,我便开始在网上参加写作的课程,学习写作。

课程各有特色,让我有很大收获,目前为止对我最有启发性的公式:

十万字的优质输入=一千字的优质输入

阅读量是每一个写作的人,需要面对的巨大问题,而且要是优质的阅读。

恰巧在不同的课程中,好几位老师都建议大家阅读同一本书,名叫《小说课》。

既然是这么多老师倾情推荐,看来这本书一定非常好。于是在第三次听到有老师推荐《小说课》时,果断下单买入。

收到书后,很惊喜。一共薄薄的两本,每本书也只有B5大小,可以放在羽绒服,走到哪都能带着。利用每天在麦当劳吃早餐的时间,一个星期看完。

看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爽!

看的过程也一直想着,看完要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把里面的精华知识提炼出来,才是真正看了这本书。

然而在看完这本书准备提笔写的时候,草草开了个头,便写不下去了:之前摘抄出来的内容都是孤立的技巧和方法,串联不起来。

即使有了优质输入,输出依然是个难事。


2、切换阅读视角

带着如何串联这些方法的问题,我再一次翻开两本小册子。看着我在书中做的各种笔记标注,折的重点书页,歪歪扭扭的划线部分,脑子更乱了。

我再一次把书合上,有点懵逼。

看到封面上的两个小标题:《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和《小说课——偷故事的人》。我突然意识到,可以根据小标题将读书笔记细分为两部分。

接下来呢?我依然困惑。

我随手一翻,刚好翻到目录第三页。

我脑中又一次闪过一个信号:按照目录的逻辑写,将重点方法提炼出来。

原来一本书最原本的逻辑,就是目录的逻辑;写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就可以直接利用作者的逻辑即可。

我之前看书,是从来都不看目录的。小时候看书,既看不懂在讲什么,又感觉看目录没什么用,所以就再也不看目录了。而今天我关于阅读的认知,再一次被刷新。

输入的方式,因为倒逼输出而得到优化。

此后再打开一页书阅读时,我依然不看目录。但等到看完了第一章,再回过头来看目录,既能看明白目录在说什么,又可以更好把握作者的逻辑。

这次写读书笔记,让我意识到,通过刻意输出文章,倒逼自己逃离读书舒适区,不停地思考作者的逻辑和自己的写作逻辑。就在两种视角的切换中,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相关文章

  • 阅读因写作而变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2# 1、输入≠输出 从2016年开始,因为职业需要,也因为很多大咖老师反复强调写...

  • 因变而变

    今天早上,又提前了十分钟出发——昨天儿子记错了十分钟,他们的班车是6:45出发。 一路上,儿子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

  • 因势而变

    今天看贵州卫视《历史其实很有趣》的一集,讲的是秦朝为什么会那么快(仅14年)灭亡。里面有一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 因投诉而变

    CMB不是因您而变,而是因投诉而变。 在前东家办理离职,为了一个台湾通行证跑了三次:第一次去走离职申请的时候说没有...

  • 因你而变

    岁月是钉锤 竟把我一点一点 敲打成 你想要的模样 天晓得 从前我很花心 如今竟成了专一的代言人 从前我不言爱 如今...

  • 因爱而变 因喜而做

    今天课程的收获: (7点32上课才知课程改为观田家) 今天是24节气的惊蛰,晨读课程的时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古时...

  • 光阴不负——因变而变

    失眠的人才不停翻身。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经常换人,多半是企业有了问题。 我不知道老厂长在厂长位置上待了多久,只知道报...

  • 我加入简书四年了

    写作因生活而丰富,生活因写作而精彩!

  • 世界因你而变

    小公主上学记…… 在我们四十岁的时候,因上天的眷顾,我们的小公主降临了。我和我爱人是中专时的同学,毕业后就回到我的...

  • 人因思而变

    终于有幸能参加黄爱华小学数学精英教师培养四阶课程之秋季课程的学习了。 还记得上次我校有四位老师参加完春季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因写作而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a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