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我应教务处的安排,给全校老师,上一节研究课。
为了这节课,我足足准备了两周时间。
毕竟这是我调入这间学校的第一次上公开课,我不想给学校领导和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为此,我反复研读课文,反复揣摩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反复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反复查阅相关的资料,研究教参,然后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文章的重点难点等等。
同时也考虑文章该怎样导入,才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给听课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总之,我不断尝试教案,又不断推翻重来。真的,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的确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由于有了足够的准备工作,我自认为,这一节课,我上得非常成功。
可事与愿违,在评课的时候,却遭到了许多老师亳不客气的批评。
这令我有点始料不及。
不可否认,这有些妒忌的成分在里面。
因为我在村小历年教学优秀,被镇教办领导,直接以骨干教师的身份,调入这间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镇中心校的。
能够调入这间学校,是许多村小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情。
许多村小的老师,都以能调入这里为荣。
而我却凭着自己的实力,不费吹灰之力,便得以调入这里任教,这或多或少都让人觉得,有些不服气。
认为一个区区的乡村教师,有什么资格,能站在这个优秀的镇直学校,与他们并肩在一起?
说白了,就是妒忌。
所以,在评课环节,各种发难,也不足为怪。
也唯有这样,才彰显出他们的优越感来。
因此,我没有理会这些杂音。
但也不可否认,在这些杂音当中,还是有些批评,是值得我去学习,去改正的。
就比如,有老师提出,我在板书方面,没有抓住重点去板书,而且缺乏条理性。
这批评,批得中肯,批得好,批得有道理,批得我心服口服。
不是吗?这板书,在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文章的高度浓缩,是重点难点的集中体现。
可以这样说,板书,在语文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我在这节课,在板书这一块上,的确处理得不好。
因此,我觉得老师的批评,合情合理,值得我今后去好好学习。
也正因为我虚心听取了评课老师的意见,在后来的从教日子里,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我的课堂越来越精彩。
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是越来优秀。
多年以后,我回想起当年自己上的这一堂课,还依然对我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心怀感激。
觉得,正是这些给我批评意见的老师,使得我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所以,有时候遭遇批评,末必是坏事。朋友,您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