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甚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澗清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還何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而我說,流浪,是為了回家。

在無數個日月裡,永遠記得野狼125的達達轟鳴、阿爸的體溫,乘著早晨微涼的風,緩緩轉過光明路,歪歪扭扭的路徑,一如家鄉的每條記憶中的小農路,徐徐爬上旱溪橋後,一抺綠意迎面而來,偶間滴滴嘟嘟的聲音敲到腦門上,那時才驚覺到,原來我腦袋是空的(因為媽媽說買西瓜時要敲敲,咚咚咚就是汁多味甜,要是滴滴清脆的話就別買,因為.....),這也是事實啦,過橋後這條大道,著實讓人想要放空,放空,放的空空地,因為再回頭走這道時,期待能裝的滿滿的回來。



這條道,永遠是彎的,讓你瞧不見未來的路上會碰到什麼....

這條道,沙沙的樂聲永不停歇,過了這個彎就可以進入繁華的大台中;

這條道,一直都是綠的,陽光鑽著縫閃入眼前,一點也不刺、不熱、舒舒服服地;

這條道,有一個小林子,無論你左繞、右拐也能享受到一種穿梭的喜悅


這條道,夜半的綠林子裡,永達沙沙作響,漆黑的夜裡總感覺有個李逵會跳出來舞動大斧(若真有的話,我還真要採訪他一下)。


這條道,讓你可上天入地,南來北往都要經過它。

這條道,也是回家的道.....靜靜地,等待著你的歸來。

這條道,曾經引領著烏日溪南的人們,進入繁華的夢中大都巿- 台中。
只要經過它,我就可以外出求學;經過它,可以搭車去台北、坐火車、搭飛機、去完成夢去渡假、去遠行、去流浪;
一直到你心滿意足、口袋空空、體力透支、身心疲憊,它還是靜靜地順著你,悄悄在深深的夜裡,載著你,回家。
只是我感覺這條小葉橄仁大道存在與美麗,反倒是外地人驚豔其美麗之後,一點一滴地討論、挖掘,才在記憶深處拽出這份感受,著實慚愧。



這條橄仁大道是由二條路組成,一條是位於光明路過旱溪後往台中巿的光明路,這個地兒叫前竹村,竹在哪兒了,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出了就是"樹仔腳",往右進入台中巿;再前幾一百米左右,左叉的光德路,延續著綠意伸入烏日最讓人耳熟的明道花園城(對大陸人而言,他會問你: 是那個流星花園裡那個"明道"嗎? 這麼逗趣?)。開通環中路後把它一截兩半,過去那種深深的濃濃的悠哉感也嘎然而止。

回家的感覺,你還記得嗎?


喜歡我的故事,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微博、臉書粉絲團: 烏日 有故事的所在
給我點讚、關注、連絡,也歡迎烏日鄉親們提供材料喔。
我的臉書FB是: https://www.facebook.com/BlueCatSunny/?ref=bookmarks
微博:烏日·有故事的所在
後記:
1.說說小葉橄仁
與一般認知的橄欖樹(地中海的油橄欖)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樹種,只是果實貎似橄而得名,所以不要被我搞混了喔。
2.有關橄欖樹這首歌
1979年發行,齊豫演唱,橄欖樹作詞者是三毛(對,我年輕時最愛讀的三毛,誰不是呢?),作曲:李泰祥;但是你知道嗎?一發行就被遭到禁唱長達八年! 原唱人齊豫說:「「別人的眼中聽起來,《橄欖樹》就是流浪,我們對流浪是很浪漫的,他們 對流浪的解釋就變成好像,那好像是說淪陷,我們流浪到海外........................,政治嘛,你知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