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玩网易的遇见逆水寒,玩的越多,越能发现游戏中的文化和美,不只是场景和人物美,还有文字,音乐,配音的美。从中可以感受到创作团队的用心。虽然只是服务于端游的工具,但开发团队是当成游戏作品来做,除了没有付费点,品质上应该是S级了。几百张精致的卡牌,十章不同角色的剧情,五个主角的上千句对白配音,无不彰显游戏的精致。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宋词,还能听到几首宋词改编的歌曲,日常的问答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原来游戏还能这样设计,比起以前玩的成长类,战斗类的游戏,这种重心在剧情与文化上的游戏确实与众不同,游戏除了是玩法,pk,成长之外,还可以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怀揣着对文化的热爱,我构思了几个文化型游戏的设计思路,整理出来给同行探讨一下。
一,表现古风音乐美的游戏。现在比较流行的音乐游戏是听歌,手指操作按或滑动来触发节拍,重视操作。因为游戏时候眼睛和手要高度集中,所以在游戏时听的乐感和节拍感就弱了。我想到另一种音乐游戏玩法,玩法是拼填曲谱,用古代的宫商角徴羽,来作为音符,玩家可以听每个音符,然后结合宋词来把音符拼成古代的歌曲。这里考验的就不是操作,而是音乐的乐感和节拍感,是一个比较休闲又需要懂音乐才能玩的游戏。把音符拼成一首曲子。拼对了,就能演奏曲子,甚至可以把宋元时期跟曲子有关的故事作为剧情。
二,唐诗宋词玩法的游戏。可以做成卡牌闯关游戏,把每一个诗人作为角色卡牌,每一首诗词作为装备卡牌,在对应的场合中使用正确的诗人配上正确的诗词,才能通关。比如情侣离别的关卡,需要爱情,别离,不舍这几个属性要求,那么玩家就可以选择柳永,再搭配雨铃霖,这样就可满足关卡的属性要求了。虽然也是数值比拼,但卡牌不会写属性和数值,需要对诗词和诗人了解才可以知道卡牌属性。这样就把无脑的数值卡牌变成了考验对诗人和诗词记忆和理解能力的玩法。
三,模仿古代书法的玩法。把古代每个字的各种书法的写法,作为招式和技能。每个字的技能不同,而且不同的写法有不同的技能效果。释放技能的方式就是写这个字。比如击,用楷书写,是正面攻击,用草书写,是随机侧面攻击,用录书写,是从背后攻击。为了让玩家有时间写,战斗是回合制策略,不考验操作,考验应对策略,以及对每个文字的理解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构思,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不一定可以作为一款游戏来做,期待有同道之人一起来构思,把文化做到游戏中,让游戏成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再是文化垃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