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时间长了,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了。如果说哪一天不听书的话,总会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不吸取点知识,就会浑身不自在。虽然说每天听书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如果不听的话,有的时候又觉得不习惯了。
对于写作这个习惯,目前也只能说是断断续续地,文章也就只是这个水平而已。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到了那个地步,一天不更新文章,心里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个时候,就会自主开始更新,不管字数多少,心里至少会踏实。我现在也在慢慢地更新,字数越多越好,因为更新,倒逼自己阅读,这样知识的储备量就会更多了。
刚出社会的那会儿,还没有怎么会使用智能手机,那个时候没有微信,甚至连支付宝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美团、天猫、淘宝,甚至是一些网络的新鲜名词,这些我都不知道。
当身边的同事对网购侃侃而谈的时候,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绑定网银,没有网上购物的经验。他们觉得我落伍了,认为我依然停留在那种旧时代,思想上不能跟进。有时候他们聊的一些话题,我根本插不上话,没有共同语言。
出社会了,越来越发现跟人能够聊的话题太少了,尤其是一些喜欢谈论生意的,这样那样的。因为我们刚出社会,也只能说是个小白,什么经验都没有,很多事情都不理解。像是有些人谈论国外的情况,我们也谈不上,因为对这方面我们是一片空白。想找话题,根本就无从下手。
有的时候跟人聊天的时候,终于发现,能够志同道合到底有多么重要了。没有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共同的圈子,很难有共同语言。就算偶尔聊天,也没有什么好聊的。不然的话,我们这一代人跟上一代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话题。
有的时候兴趣相同,对这一块有一定方面的了解,跟人聊天的时候才会引发话题,谈话内容才能继续维持。不然的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连聊天的兴致都不会有,也就会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状态了。
通过阅读,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虽然说未必真的清楚,但是也能够理解职业的性质。以前不知道,甚至不清楚的事情,现在慢慢地都知道了,也能够理解了。
因为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有的时候听到一个新鲜的名词,总是想一探究竟。查找所有相关的内容和资料,以便加深了解。不然的话,恐怕以后听到这个词,我还蒙在鼓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也很害怕被别人嘲笑自己无知,更不想看到别人因为比我了解一些方面的知识,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因为总会觉得他们认为自己好像比我更了解,有一种“好为人师”的状态。
有的时候,在看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涉及到一些方面的知识,我就会非常懊恼,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说真的,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一些不懂,特别是侦探片,需要解谜或者暗号。也许我是不懂英语和日语,还有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懂吧。
确实,这方面我想多久还是想不通,也许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量还是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吧。所谓的“厚积薄发”,确实需要充足的内容。不然的话,有的时候接受一个新的知识点非常痛苦。学生时代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接受的内容?
说真的,有的时候接受一个新的知识点,心里没底,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也会产生焦虑。也许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因为阅读量少的缘故,课外书看得不多,理解也不够深入。理解能力也不够强,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也不够充足。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再说那个年龄段又不能使用手机。寻找材料和资源,只能去书店,购买书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说了,生活条件也不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那个时候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观念,也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完一整本书。
虽然说买了几本四大名著的书,但是放在家里好几年了,几乎都没有怎么翻看过。即使偶尔看个一两页,也合上了,没有继续阅读。后来在同学的影响下看书,才慢慢地看完了,然后继续购买新的书籍。
即便是这样,我阅读书籍的量也不多,跟我的同学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她们看的都是言情小说,或者说是恐怕小说,不过她们一天能够阅读好几本书。甚至有的时候为了看完一本书,晚上都不睡觉的都有。
而我就不行了,我不可能为了看书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高中的时候也经常买书,直到现在收听电子书,自己录制专辑。现在看书的习惯应该稍微好点,至少还是能够看得进去的。实在看不进去的话,就自己录制专辑。
虽然说自己的专辑不怎么好,而且也基本上都是一次上传。不过,至少这样还是多少能够倒逼自己读书,顺便锻炼自己演播能力。应该慢慢地这样的情况会好起来的,毕竟想录制的专辑很多,而且收听的内容也很多,都订阅不过来了。
我虽然谈不上那种“嗜书如命”的状态,也没有那种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想,摘抄之类的工作。也有可能自己听书的状况是属于那种“囫囵吞枣”的状况,基本上收听一遍之后就不再收听了,甚至里面的内容也模糊不清。
没有办法,因为有些书籍涉及到一些哲学系,历史性话题,我也不敢去评论,或者有属于自己的想法。这种博学而又深奥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理论,我也不知道怎么正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时候收听一些专辑的时候,评论区留言,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提出一些有专业性的问题。就是说稍微有一点水平,并且见解独到,印象深刻。可能我对于这方面来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看不懂的书籍确实很多,有些东西我也是模模糊糊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办法,毕竟我们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肤浅的阶段,当然跟那些专业性领域的人没办法沟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