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在享受中成长――从《稀饭和米汤的战争》看写作

在享受中成长――从《稀饭和米汤的战争》看写作

作者: 流水脉脉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3:04 被阅读0次

      在教学《枣核》的备课中,深深感受到萧乾写作手法的巧妙,主要表现在两点:设置悬念和以小见大。设置悬念自不必说,索枣核拿枣核成功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吸引人继续读下去;从小小的枣核中体现海外游子赤诚的爱国大情怀着实让我佩服。特别有仿写的冲动。

      设置悬念?素材不典型,暂时放弃。

      以小见大?这种手法是第二次学习了,第一次在杜牧的绝句《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次有个共同点:“大”到了国家层面。我就想,以小见大,可以理解为小物见国家大命运,小物见爱国大情怀,那稍微延伸一下,可不可以理解为,小物见对家乡的感情?小物见人生的道理呢?

      其实最开始拟订的题目是《稀饭的命运》,就想要通过婆婆和老公对稀饭的情结表现身在他乡的人对故乡的爱恋。可是写着写着好像变成了从我的角度在表达我的感情,后来想,还是写自己更能写出真实,于是重新理思路,便成了现在的《稀饭和米汤的战争》。

      以小见大是叙事性散文的写作手法,那我应该从记叙的表达方式入手,六要素是得全的。

      从发出的文章看,时间线索还算清晰,2015年到2016年到2017年,暗含左左从出生前到百天到现在,两条时间线合二为一,自认为还比较满意。

        人物方面,老公、婆婆、左左和我,我和婆婆是隐藏在稀饭与米汤背后的交战双方,从坚守自己的饮食习惯到喜欢上对方的饮食习惯来表现婆媳情感的微妙转化。

      老公和左左是次要人物,不提。

        地点的话我认为我是一定得交代出我和老公是分属于两个省份的,这也就为后文的“战争”做了可以理解的铺垫。

      最后说一下叙事,自认为这方面是做的最欠缺的地方,起因、经过、结果没有做到思路清晰和详略得当,有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比如表现老公不忍分别的那段应该删去,还有题目是“战争”,应该在矛盾激烈处达到叙事的第一个高潮,但是感觉很没有,表现较平淡。

        末段的“我想,这才是爱”,感觉还是删去好,因为到此处,如果全文表现力够的话,读者定会感觉到这就是爱,而不需要直白抒发,有画蛇添足之感。

        以上便是写作前后的一点思考。

        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那沉浸其中不能自已,时而哭时而笑的感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这种感受让我无所畏惧,因为写作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自由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在享受中成长――从《稀饭和米汤的战争》看写作

    在教学《枣核》的备课中,深深感受到萧乾写作手法的巧妙,主要表现在两点:设置悬念和以小见大。设置悬念自不必说...

  • 稀饭和米汤的战争

    思绪拉到2015年的9月上旬,那时我怀胎八个月。 此时的全中国都沉浸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欢庆中...

  • 2022-08-30

    在忙乱中应付忙乱,在单调中享受单调,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 辟谷复食后的几天感悟

    从南京回来之后,今天是第五天了,从昨天开始从吃米汤,到可以吃稀饭了,接下来可以吃点豆腐和大白菜了,第十天...

  • 读《简读中国史》82|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2

    第42章 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2 前一节我们读到了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国人武器的比较,明白了清军在战争中并不...

  • 在阅读和写作中成长

    我坚持阅读和写作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如果说这是痛苦的煎熬,一点也说的不错。其实我就想,如果我一直坚持写下去,到底是有...

  • 2020-03-15

    今天,阴。爸爸早上喝了两碗米汤、一盒牛奶,中午吃了大半碗鸡汤稀饭,很稀很稀那种。 从能走路,到不能走路;从自己能坐...

  • 在离别中成长,在孤独中享受

    时光易逝,转眼两个春秋已过,相似的场景,总是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假的人生呢,还是真的梦幻呢? 当我站在开往成都的...

  • 第十六天

    通过老子对战争的反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反对战争的。中国从战争中脱离出来,也才一、二代人而已,深知战争...

  • 中医知识|| 米汤(米油)

    转自学中医的师兄群内分享 米汤又叫米油,是用大米熬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粥油。米汤性味甘平,能滋阴长力,有很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享受中成长――从《稀饭和米汤的战争》看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m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