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系统的思想的产生,以孔子为最早,因而,中国思想史应该从孔子着笔;但是,孔子的思想,是基于更古的中国的民族信仰而产生的,所以,在叙述孔子的学说之前,先讲一下中国古代的民族信仰。
要说明中国古代的民族信仰是怎样的东西,在文献很少流传的现在,颇为困难。从种种的方面综合起来看,我以为,“人尽由天生”这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族信仰的中心。《孟子·万章》中,引据殷代名臣伊尹的话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大雅·烝民》诗中歌咏的“天生烝民”,这些,都是古代中国人都相信“人尽由天生”的证据;他们以为人的祖先是天。“天”字,是“大”字上面画一线的字,“大”是描画人伸开两只手,撇开两只脚而立着的形状的象形文字,原本是“人”的意思,在它的上面画一线的“天”字,是表示盖覆人之上的天空的。但是,当作人类的祖先的天,并不是盖覆我们之上的天空,而是在天空中支配着下界的帝或上帝的意思。“帝”字的最原始的形态,是“”或“”,原本是描画草木的花散落之后结了的果实的,因为这果实不久便成了藏匿着发生草木的种子的地方,所以,转而显示草木发生的根源,后来,再一转,似成了显示人类的祖先的了。在周代的铜器中,有刻着“己、祖丁、父癸”的,这铭文中的“”字,便是“帝”字的原始形态,是父祖所由出,即人类最初的祖先的意思。“帝”字是人类最初的祖先的意思,这就“禘”字来看,也很明了。“禘”,是在“示”的右边加以“帝”的字,是祭帝的祭祀的意思;据《礼记·大传》中说的“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便可以明白,其祖之所自出,即人类最初的祖先,是帝。如此的“帝”字,是显示人类的始祖的字,“天”字是显示盖覆我们之上的天空的字,两者显示着全然不同的概念;但是,中国古代的民族,相信帝是天上的神明,因为“天”与“帝”的古音是相同的,所以,有人类的始祖的意思的“帝”往往用“天”字来显示。因而,天生人类的意思,便成了“在天上的帝的后裔便是人类”的意思了。
《周书·吕刑》篇中,载着从前苗民制五刑,虐无辜的人民,人民诉于上帝,上帝怜惜庶民无罪而被虐待,命重黎断绝地天的通路,压抑苗民的神话;依据这神话,以为从前上天与下地之间有着交通,地上的人也可以登天与天上的帝讲话。据《国语·楚语》,楚昭王曾经引用这神话,心里怀疑从前的人连天上也能登得去的吗,便把这神话问他的臣子观射父。观射父对于这神话,下了别的解释,来回答昭王。平心而论,细读《吕刑》的文章,我以为昭王所思考的解释实是对的,在日本的古代神话中,也讲着地上的群神与天上的群神互相往来,与这神话正类似。如其这个假设没有多大的错误,那么,中国古代的民族相信人类是上帝的子孙,由于这种神话,具体地解说了《大雅·生民》中,歌咏姜嫄履帝迹,上天见帝而生后稷的神话,不是可以看作这神话的一个例子吗?
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人类的始祖是帝或天,相信人都是由天而生的,这,已在上面叙述过了;但是,他们又以为,帝或天常常降其子于地下,导治下民。他们用“天子”的名称,称呼主权者,便是因此。所谓“天子”,是奉上帝的命令,为导治生民,而由天降生的人的意思吧。依从天命以导治生民的天子的责任是:第一,率领生民,祭祀他们的始祖的帝;第二,常常忖度天意,不违反天意地导治生民。为了实践第一个目的,行禘祭;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行龟卜。在《国语·鲁语》中,有: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