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教育婚姻育儿
有后劲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有后劲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作者: 蝶舞天涯amelia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06:03 被阅读300次

先来看几幅图。这几幅图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从图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

我今天想从这几幅图引申开来探讨一下,相比美国孩子,为什么中国孩子明显的后劲不足?

咱们从婴幼儿时期开始。

一、婴幼儿阶段:

1、中国早期教育,拔苗助长第一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从孩子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各种疯狂的培训,钢琴课、舞蹈班、数学英语启蒙班......。

家长孩子都辛苦!

2、美国快乐教育,注重认知水平的提高。

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和训练是采用自然的方式,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开展活动,引发孩子的兴趣。

注重的是在游戏中与孩子交流,重视孩子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孩子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阶段:

1、中国小学六年制。拔苗助长第二步。

每天下午4点左右放学。

为了打好基础,更为了不输给其他人,除了学校的功课以外,放学后和周末、假期都被各种课外辅导班、培训课、竞赛班填的满满的,孩子没有喘息时间。

家长的焦虑进一步增加了孩子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学习都是为父母学的!

2、美国小学五年制。

每天下午2点左右放学。

低年级课业负担很少,上课的内容主要仍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将知识传授给孩子,引导孩子发现不同的兴趣爱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几乎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和周末与兄弟姐妹或朋友一起游戏,参加兴趣活动。

假期经常全家出游,到大自然的环境中让孩子增长不同的经验。

三、中学到高中:

1、中国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初三和高三几乎不学习新的知识,完全都在备考。各种补习班、奥数班、竞赛班变本加厉。

为了这些敲门砖,孩子们顶着学校、家长、社会的各种压力穿梭在各种各样的大门之间。

兴趣爱好贫乏,除了学习以外的社会体验很少。

每年高考只有高三的一次,几乎是一考定终身。

2、美国初中三年,高中四年。

初中三年以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主,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区服务和学校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很多孩子都会参加兴趣小组,或者参加各类球队。美国人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对橄榄球、棒球、冰球等体育项目的兴趣,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如果孩子参加了某个球队,他的全家大大小小都会是他的粉丝。

从高二开始,功课难度开始增加。除普通高中课程,大多数想考入好大学的学生都会选修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 简称AP课)。

另外除了学业以外,美国的高中更注重孩子的社会实践,因为将来报考大学时,不是只看学习成绩,还要看孩子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善于思考、兴趣爱好广泛、经常参加社区服务的学生更容易被优秀大学录取。

美国从高二开始就有大学预考(PSAT),高三和高四每年有两次高考机会,他们叫做SAT和ACT。最后学生把最好的成绩发送给申请的大学。

四、大学

1、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有幸闯过了这一关的学子们,进入大学校门后又会怎样?

除了少数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大学资源,学习更多知识和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心态很快转变。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紧绷着的那根弦儿总算可以放松了,终于可以玩儿了。

在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长看来,长久以来学习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就是挤过那根独木桥,在大学里混个文凭出来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而这种风气也被中国的留学生们带到了国门之外。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频频传出关于中国留学生代考、作弊,甚至被学校开除的事件。

2、美国高考机会多,人人平等。

学生们因为从小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大学后,他们都会以追求新知为目的,提升自己的价值为目标,为了将来参与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准备。

美国优秀的大学,除教给学生课本知识以外,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康奈尔大学,课外社团多达600余个,可以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丰富课余生活、调剂大脑;学校还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为自己赚学费的同时,也增长了社会经验。

与单纯的考试分数相比,他们更重视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我儿子参加了动漫制作社团、每周末在学校餐厅打工、每周还有助教工作。尽管工作和课业繁重,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成绩,反而提高了他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与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相反,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尤其是顶尖大学,更是严进严出没商量!

五、参加工作后

中国孩子总体来说应变能力较差,适应性不足,抗挫折能力低,创新能力较差。

美国孩子则刚好相反。


所以,总体来看,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更重短期效应,功利心较重。

美国教育是启发式的,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终生的成长教育,是马拉松式的教育。

有句话说的好:中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而美国的教育却赢在了终点!

孩子的教育将伴随他的一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和学校,甚至社会的引导。不要让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就把力气都用完了,因为他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有后劲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中美两国的教育各有利弊,哪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想每位爸爸妈妈心里都有一副明镜!

相关文章

  • 有后劲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先来看几幅图。这几幅图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从图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 我今天想从这几幅图引申开来探讨...

  • 改变,才会走得更远!

    改变,才会走得更远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心得 ...

  • 停下才会走得更远

    时间没有停下脚步 看不到尽头的路究竟有何不同 冷风再次袭来 关于生活我们还要忍受多少 回家的心情一闪而过 一切就像...

  • 2018-08-26

    人生是沉下来心来才会学到东西,脑袋里有东西才能走得更远。

  • 彼此珍惜,才会走得更远

    许久未见的朋友跟我聊了一个下午,所幸今天下午的事情并不是很多,让我有时间与他聊了很久。 原来他最近与女朋友分手了,...

  • 走,去远方。(420文案)

    也许人走得更远,才会离自己更近。 人只有认识更多人,才会真正认清自己。

  • 如何养育自律的孩子

    自律的孩子未来能走得更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世界是我们的课堂: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张华 我们经常会...

  • 活好自己,珍惜当下(294)

    孩子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学会,让孩子自我成长。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会走得更远,并且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今天...

  • 后疫时代企业急救,你需要帮助,而我们正好专业!

    时代在变化,市场也在变化。一个企业想要走得更远,必须要进行改革; 一个销售员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必须要进行自我升级...

  • 学会休息的人,才会走得更远

    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们不可能24小时都精力旺盛。 学会休息,事半功倍。 眼光要长远,格局要大,心态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后劲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mx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