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许多传染病横行于世,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染病有鼠疫、狂犬病、伤寒、天花、流感和艾滋病等。古代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相对较低,因此在防疫方面也比较无力。对于流行病来袭,古人常常采取的措施包括:隔离、加强卫生管理、强调饮食营养、制定道德准则等。
古今中外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抗疫尚且不易,且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应对疫病?
疫情种类
鼠疫是古代的瘟疫之一,自14世纪以后,鼠疫大流行蔓延到欧洲等地。当时的人们对于这种疾病的极强传染性感到十分恐惧,为此,欧洲的一些城市甚至设立了专门用来隔离病人的“瘟疫院”,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鼠和跳蚤的灭鼠措施,对于防疫的措施也逐渐得到加强。
狂犬病是另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也被称为“犬咬病”。在古代,人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杀死疑似感染者发出疫声的狗。由于当时医学水平的限制,治疗狂犬病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比如用火烧伤口或者将患者的头放在火炭上让病毒被烧掉。
用火防疫-敦煌石窟中保存的《殷人罐火防疫图》,使用火燎的方法来杀虫防疫
中国防疫
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对疫病的统计情况,中国自周到清朝疫灾的发生次数至少在460余次。
吃粽子。
在中国古代防疫措施中,有一个独特的传统——吃粽子。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咸甜口味的粽子,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是想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通过吃甜食来补充热量,同时运用药食同源的思想,食用药性较为温和的药材(如茱萸)制成的粽子,来驱毒祛疫、消灾保健,对于防病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隔离。
隔离是阻断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古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将病人安置到某空置地域,然后由官府集中给药进行医治服务,也有将有症状者或将死之人,圈在一个地方,防止二次传播,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
东汉记载军中发生疫情,政府设立临时隔离医院——庵庐,患者临时安置场所(“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
保健防范。
在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有许多种不同的寻求保健的方法,仅以汉武帝时期为例,就推出了许多观察和保健的典范,例如“五劳七党”,“五禁”等。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五禁”,这也是汉武帝治下的一项卫生法令。五禁是制止疫病发生的法令,具体是指禁止从外地进口肉、鱼、鼠等动物;禁止将病畜出售;禁止摆卖不新鲜的蔬菜;禁止从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引进香料;禁止行病出门逛街。
外国防疫
在古代的外国中,如何防疫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在卫生方面,古代外国有很多特别的方法来保持身体健康。例如在古埃及,人们经常使用各种香料、油和香水来涂抹身体,这样能够驱蚊避蚊。同时,在印度,人们也常常使用一些草药和植物之类的天然物品,来熏蒸室内,驱赶疫病的发生。
古代外国的人们还会用金属手环,经常使用稀薄的沙子,摩擦身体以清洁皮肤、驱赶不洁风气。在古代日本,也有自己特别的防疫方式,例如日本人在家里烧香,用人的体味掩盖菌群;他们还会戴着口罩,除了保持口腔清洁,还有防止呼吸传染的作用。
不管是古代的外国,还是中国,他们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方式主要集中在隔离、加强卫生管理、强调饮食营养等方面。虽然防疫手段相对原始,但古人在面对疾病时仍然保持了积极进取、全力以赴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end-
《古潮》为《唐潮》的姊妹篇,本文为初稿,后续将整理成书对内容再次加工为可出版版本。
《唐朝》已上市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欢迎到当当、京东选购,我们一起畅游回到唐朝。
本文为本账号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您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让专业的历史更加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加通俗,让通俗的内容更有深度,更多内容请关注本账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