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竹村隶属中关镇,早前听说过,只不曾到过。
导航走请水寨为近,顺便看了一下万寿庵和将军庙。将军庙已重修好,神仙菩萨已安置。至龙桥,龙桥是地名,也是桥名。龙桥为单孔石拱桥,建于1983年。据此分析,因龙桥地名而得桥名。折向南过龙桥,即往京竹的村道。
请水寨,万寿庵,将军庙,龙桥
过桥后,路略上,即一弯,弯道多竹,其形貌我仍有印象。
话说多年前,去杨坳相亲,走的就是这条路。过了杨坳,即是京竹。所以,从龙桥至杨坳路段,有七分相熟。只是时过境迁,而今非当年。还记得那天,摩托车同载三人及礼品,至半途一塆人家,邪门似的后胎被扎。还记得当时这家屋里播放着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随后由一人返回修车,我和另一人步行至女孩家。女孩子的家现还在原位置,土屋改建了楼房,一角土砖厕所仍可见旧时形貌。女孩子形容依稀,朴素秀丽。后来在其族叔家用饭,好像仅一碗盐菜。往事随风,大山沉默。当年的姑娘,又是谁给你做的嫁衣裳。
在杨坳坳口,有一庙,名“苦李坳新义社,岁次乙未年仲夏月中浣之三日重建”。乙未年,应指2015年。第一次来,并未见有此庙。联篆书:千载威名重祀典,万年崇社祝神灵。内嵌有两块古碑,字迹模糊,难以认出。其中一块为《奉憲嚴禁》,落款时间“道光陆年”。
由杨坳到京竹
沿着主路,直至京竹村村部。所见丘陵山貌,平地少,所以没有规模化的田野,人家小楼也不显华丽。是不是可以说,京竹的发展,相对欠佳。
在村部文化宣传栏了解到有“龙须河”景点。问询位置路线,即前往探访。
由村部向西,往叶畈方向去。村路弯曲,一直向下。近叶畈,又折向一条支路,边走边问,硬路最后来到板桥组一户人家。女主人见问,告诉我说,龙须河就在不远,“几脚路”。实际小路约三百米。
所说的龙须河,指此河处有一奇特瀑潭。
瀑单束直下,约十余米高。奇的是,下落一潭,三面皆石,光滑,中空,截面呈心型。潭外一侧巨石斜伸,似一佛脚。潭面积沙,水从沟脚流出,外面又有一潭,为开放式浅潭,水面高至膝。
外潭壁岸生有菖蒲。水清澈见底,清凉舒爽,可见小虾神游。
脱鞋近身去看,瀑下之潭,天造地设。内空四五米见方,高约两丈。依个人看,可能是长期水流冲击侵蚀而形成此状。
后返回停车人家,男主人说,之前曾有安庆的人来看过,考察开发。他说,潭内原无积沙,水极深,绿幽幽,深不见底。闻此脑中想象探头俯望潭貌,不由惊悚冷汗。又说水大的时候,上面的水直射到外潭,这是可信的。那么,也就没有现在的积沙,且幽绿极深了。
除此外,没有发现其它特别的景点。至于户子尖,一山峰,据这户男人说,山上并没有诸如石寨城墙等古迹。
由京竹村,想到其他更多类似的、非大畈而处山谷洼地零散的人家乡村,想到人落户的来源,或如蒲公英,总有一种力量使其寻找到自己的归宿,落地生根,繁衍发展。天道自然,兴荣如斯。
京竹叶畈,龙须河(2025.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