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讲: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什么意思呢?
就是与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低声下气;与低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高傲怠慢。君子要文质彬彬、不亢不卑,在人际交往中不论贵贱,保持着既有礼又自尊的君子风度。而在我看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要消除固有的偏见,容纳不同的声音,允许别人跟自己不同,既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
尊重人者,好运自来;得人心者,必有人帮。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他人,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世界充满了分歧,但尊重和理解让这个世界五彩斑斓,让每个人得以共存。
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走出门,结识各式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才能看到人与人之间有多么大的不同,世界有多么的广阔。此时,你的认知会转变提升,事物会被重新定义,思想观念会得到新的升华,从而逐渐形成对人和事的独到见解和判断。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想法和做法,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才是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
工作了十年有余,也曾有幸遇到很多在思想上有着高深造诣的成功人士。跟他们相处下来,会让人觉得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与人交谈杂事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从不会让人感觉到他们在以一个“过来人”或是“成功者”的姿态指教别人。
而相反的是,一些成就很一般的人,便会很注重外在的事物,而且大多数是一个“热心肠”有“助人”情节,喜欢用教育人的语气与人交流,想要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他人来体现自己的魅力。但经历的事情越多,越会发现:只有尊重别人才是对人最大的善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曾经历过的人生,我们没有发言权,更没有批判权。而此时渡人便不再是渡人,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心里的预期目的而已。
看过世界辽阔的人,都懂得尊重彼此差异,三观不同,不必强融,无需指责,懂得尊重。因为,尊重是一种平等,不卑不亢,不俯视不仰望。对别人尊重,不一定是他们有多棒,而是因为你的心胸足够开阔,反之亦如是。
余生,跟懂的尊重你的人在一起,与不理解你的人保持距离。
与君共勉!
【原创作品*转载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