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近期偶尔参加一个为期21天的线上冥想学习,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早上五点半到六点十分。在晨起的冥想会上,在我即兴的分享后,主持人饶有兴致地问我练习冥想多长时间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让我有意识地我这几年在冥想路上走过的路。
当时还以为自己练习冥想也就三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当我找回以前用文字记录的冥想笔记,发现自己真正较长时间持续练习冥想,原来已经有近五年时间了。冥想这词,我在高中时的图书馆课外书上看过,当时练习只为了用于增强记忆,提升背诵速度。而让我开始启动冥想这练习,是21年初参加的为期1个月线上简法共修营——那个抓住了我做不好整理的痛点的活动。我付费参加了,并很认真地践行老师在课上所教授的方法与技七,同时也在微信群上进行文字分享及回顾复盘。
从最初的5分钟OM冥想开始,到后面的感恩冥想、咖啡冥想,到后来的动中禅练习,亲子冥想、睡眠冥想,线下的正念冥想,观呼吸冥想,身体扫描冥想,等等。
在冥想练习的这条路上,我已经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去系统地回顾、复盘。学东西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貌似学了很多东西,做了不少事情,但却没见到什么量化出来的结果或效果。
整理是我觉得最难的一件事,哪怕努力了三四十年也没有整明白。也知道要物归原位,但物的位置究竟要在哪里,物的归宿是在哪里呢?反正整理起来,脑袋瓜就如同浆糊一般。还好人的运气比较好,遇到的人都很宽容。甚至合租的室友还曾帮我整理衣物等。在某一个深夜,突然在网上刷到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则》,那座怎么整都整不好的大冰山被撬动了一角,松动些了。尝试照着书上的方法,整理了厨房、衣柜等,好象有些变化了,但环境还是极容易乱。特别是还有娃们的助力,更是如此。
冥想,通过一呼一吸,内观自己的人生,整理内心。整理这老大难的事,似乎也没那么难了。
我终于明白,整理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情。我们的整洁,并不是为了让家里看得更整洁,家不是超市,也不是样板间,只要家里有人住,就不可以一直保持整洁。如果家里是为了看起来更整洁,只会让整理的人越来越累,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家庭矛盾。家里物品的摆放,最理想的状态,并不是整齐,而是有序。
家里的所有成员,都知道物品的家在哪里。哪怕都堆集在一起,也能让物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归位。家的整洁,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每个家庭成员要保持有序的生活。家庭里的成员要和谐相处,家里的能量场形成向上循环的回路。
感谢早晨冥练习会上主持人不经意间的提问,让我今天花了点时间复盘这些年在冥想走过的路。通过冥想,我对整理有了新的认知,看到了自己这些年内在能量的提升,心态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