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六要素

作者: 三春梦雨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10:01 被阅读0次

《联律通则》第一章规定的是对联六要素,概括一下就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一、字句对等

字句对等是指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例如:李鸿章《题黄鹤楼》联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这是一幅四分句联,上联,一分句是七言联,二分句是四言联,三分句是五言联、四分句是七言联。所以,下联,一分句必须是七言联,二分句必须是四言联,三分句必须是五言联、四分句必须是七言联。

二、词性对品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才能构成对仗。所谓‘品’,就是类。

通则中使用的“对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

例如,民国刘心源《题湖南长沙岳麓山望湖亭》联

世界半疮痍,城郭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上下联各分句中:

“世界”与“英雄”、“城郭”与“山川”、“人民”与“门户”、“ 眼”与“胸”,相应之词均为名词相对;

“半”与“一”,数词相对;

“环”与“在”,动词相对;

“底”与“中”,方位词相对。

而“疮痍”与“盼睐”,前者意为创伤,亦比喻百姓之疾苦,当属名词;后者意为顾盼,当属动词,但两者按同义连用字这一传统的对偶辞格成对,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结构对应包含三方面的要求:词组结构对应,句式对应,句子成分对应。

例如:李渔《题歌台》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从词组结构上看:

休萦/俗事/催/霜鬓;

状中  偏正    偏正

且制/新歌/付/雪儿。

状中  偏正    偏正

结构一 一对应。

从成分来看:

休萦/俗事/催/霜鬓;

状谓 兼语 谓 宾语

且制/新歌/付/雪儿。

状谓 兼语 谓  宾语

成分也一 一对应。

四、节律对拍

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句节奏保持一致。

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语句节奏的确定,既可以按“声律节奏”以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如五七言律句均为奇数句,故每句的尾字为单字而占一个节奏;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

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

例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节奏为“风云/三尺/剑”,按语意节奏为“风云/三尺/剑”,二者是一致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而按语意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二者是不一致的。

按语意节奏确定节奏点时,遇到不宜拆分的三字、四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中间不再细分节奏点。

例如:

脊骨/挺如/喜马拉雅; 节奏点在‘骨’‘如’‘雅’三字上

胸襟/闲胜/香格里拉。节奏点在‘襟’‘胜’‘拉’三字上

五、平仄对立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具体来讲,这一基本规则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

一是,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

二是,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但需要阐明的是,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的“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在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

三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个别相反的例证,但从当代楹联创作实践看,这已形成一种最基本的定则。

例如:民国严寅亮《题四川江油匡山书院》联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上联:“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分句句脚平仄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节奏和谐。

六、形对意联

“形对意联”是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

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

首先,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对举出,互相村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

其次,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

例如:秦大士《凭吊岳墓感题》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上联说人们自从宋代以后,都以名字叫‘桧’而感到羞耻,下联说我来到岳飞墓前,也对自己姓‘秦’而感到惭愧呀。

作者为秦姓后裔,有自嘲,亦有无奈,批判秦桧之心内藏于“羞愧”二字,而敬仰岳飞之情也含蕴在“羞愧”二字之中。

此联通过拆解秦桧之名二字于上下联,巧妙的批判了秦桧投降卖国的行为,同时暗中表达了对岳飞忠心报国的赞扬。

相关文章

  • 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 上篇讲了对联的发源和发展,以及它的作用,关于对联其他的像对联的种类,对联的修辞技巧,有关对联禁忌事...

  • 【格律诗词解惑】

    【一】关于对联写作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一般要求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

  • 《对联》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5.平仄相谐;6.内容相关 对联禁忌: 1....

  • 2019-03-03

    凝炼联班六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一、熟记对联六要素。 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平仄对立,节奏对拍,形对意联。...

  • 对联口诀

    学写对联并不难,六大要素记心间。上下字数要相等,书写内容要相关。词性相当应一致,上下对应不可偏。动名形容数量词,位...

  • 对联漫谈(六)

    内容丰富的戏台联 旧时戏台两旁,常常贴有一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看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写...

  • 对联练习六

    对联练习六 出句:风中谁解语对句:雨里久无情 出句:啼莺耽午困对句:戏蝶好春风 出句:夜静人声远对句:春深鸟语多 ...

  • 六要素会计教育十周年懂会计更懂您!

    六要素会计教育是六要素旗下全资子品牌,依托六要素集团10年人才服务及实训经验衍生而成,课程研发历时一年,由财务总监...

  • 演讲六要素

    最近以非会员身份参加了头马演讲俱乐部,正在俱乐部积累分数,争取有参加演讲的资格。在俱乐部中还没有获得演讲的机会,所...

  • 执行六要素

    目标 标准 时间 计划与分工 跟进与回报 总结与奖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联六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q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