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喜欢喝酒,自号醉吟先生,还专门写了《醉吟先生传》。
为什么叫醉吟先生呢?传中自述,“吟罢自晒,揭瓮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吟完诗,喝酒,喝醉了,醒后再吟,吟完再喝酒,天地为幕席,富贵若浮云,人生百年不过瞬息,恍恍然,已经老了,得失全在酒中。
这一年,白居易已67岁,“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在各地为官三十年,退休了,隐住在洛阳。
那里什么样呢,“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檄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有水池,有翠竹,有乔木,有舟桥,过得很安稳。
平常过什么日子呢,“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好喝酒,弹弹琴,写写诗,那些好喝酒的、喜弹琴的、常写诗的都有交往,传中有详细的描述。“如此者凡十年,其间赋诗约千馀首”,就这样过了十年,写的诗也有1000多首。
这时候,有人不高兴了,谁呢?“妻孥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妻子、女儿、弟弟、侄儿就有些担心,你这样太过分了吧,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哼!
“不应,至于再三”,刚开始,白居易不理会,说得多了,就得辩解几句,“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焉,以至于多藏润屋,贾祸危身,奈吾何?设不幸吾好博弈,一掷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馁,奈吾何?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
白居易老先生就讲了,和那因财招祸、嗜赌破产、炼丹不成的三类人比,我不是好多了嘛?
老先生又讲了,"吾生天地间,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而富于黔娄,寿于颜回,饱于伯夷,乐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幸甚幸甚!”我啊,生在天地之间,才能品行和古人相比差得很远,不过,我比黔娄要富裕,比颜渊活得长,比伯夷要吃得饱,比荣启期要快乐,比卫叔宝健康,这实在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
比的这些人又是谁呢?
第一个,黔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是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鲁恭公要聘他当宰相,齐威王请他为卿,都被拒绝了,凿石为洞,家徒四壁,这都没法沾得上富字。
第二个,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他讲的,“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可惜颜回只活了29岁,孔子大哭,看看,天妒英才啊,和颜回比寿长,那不明摆的事嘛。
第三个,伯夷,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弟是叔齐,两人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和伯夷比吃饱喝足,就没啥可比性啊。
第四个,荣启期,春秋时期郕国人(今河南范县、山东宁阳县东北一带),孔子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见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怡然自得,都很佩服,这个嘛.....
第五个,卫叔宝,晋朝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史书上讲,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生生被人人看死了,"看杀卫玠"的成语就出自于此,这美男子就活到27岁,身体虚弱多病,和人家比健康,这......
白居易老先生专挑人家的短处比,当然要强得多啦!
一位老师讲课说,白居易这是一种人生达观态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
细读之,恐并非如此,“顾谓妻子云:‘今之前,吾适矣,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如?’"白居易回头对妻子说:“今天之前,我是安适舒心的;今天之后,我就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兴致是怎么样了”。
白居易喜欢用美刺的手法,以委婉的方式进行讽喻,这种醉吟,恐并非真正的“醉”,意也不在其“醉”,而在其“吟”,知足非常乐,虽"独善其身",亦难忘"兼济天下"。

简文陋字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文属于原创,转载须经作者同意;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