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五月A股市场,海外叙事逻辑可能转向为签而签的贸易协议推进阶段,而国内政策与产业趋势将成为核心定价因素。未来经济基本面将逐步成为更加重要的定价变量,我国资产、大宗商品由于处于较低的位置,在预期变化过程中有更大的修复空间或更小的下行压力。
市场仍将处于主题轮动延续性,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仍将活跃,科技成长与内需消费可能形成双主线轮动。TMT板块经历一季报风险释放后,反应度模型触底修复动能增强。中小盘成长向大盘价值的防御性切换已启动,但科技产业逻辑可能延缓完全切换,形成成长分化与价值托底的混合格局。红利高股息板块的配置价值在震荡市中凸显。
随着关税冲击边际效应递减,市场关注点将从协议文本转向执行细节及对出口链的实际影响。需警惕协议落地即利好出尽的风险,特别是对关税敏感型行业。后续基本面压力会呈滞后显现状态,4月PMI等先行指标已提示内生动力不足,但政策缓冲带可能使数据下滑斜率趋缓。真正的盈利底或需等待三季度确认。
科技自主可控或将向纵深发展,可关注算力基建,端侧AI,应用层。内需消费方面可关注可选消费,必需消费,港股消费。同时需警惕情绪指数失效风险,需关注政策落地时滞,以及海外流动性反复。
当前市场正处于预期改善但数据真空的微妙阶段,建议投资者在坚守科技主线同时,逐步增加对防御性高股息品种的配置比例,以应对可能延长的震荡周期。未来一至两个月,可重点关注能够兑现订单真实增长或政策补贴确定性的细分领域。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