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刘老师假期里在班级群里又一次发出的信息
第三节:像专家那样思考
“专家”与“专家思维”,属于并无直接关联的两个独立概念。前者属于身份标签,后者属于认知品质。“专家”未必一定拥有“专家思维”,拥有“专家思维”的人也未必一定是“专家”。
辨析这两个概念,并非玩文字游戏,而是为了修正一种意识:当我们强调“像专家那样思考”时,绝不是指向某一拥有“专家”头衔的人的主张或结论,而是指向一种符合认知规律、建立在概念性理解基础之上的高阶思维活动。
学习型教师应该如何“像专家那样思考”呢?
这是我今天必须完成的一节文字,昨晚开了个头,今天需要完成五千字。
这个问题挺好玩的,你们也可以思考思考,写点东西。
刘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真值得我思考。刘老师在假期里在一个小标题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今天必须完成的一节文字,昨晚开了个头,今天需要完成五千字。”仅仅是说他在干什么吗?非也,如果不思考,如果没有领会到刘老师“昨晚开了个头,今天需要完成五千字”这里的精神与用意,就枉在卓越1班了。
像专家那样思考?
这是一个概念就没有拎清楚的问题。我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在县教育局分管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因为工作的突出,“山西省县级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现场会”在我们县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县教育局的分管局长、政教科长前来参会。说实话,一个省教育系统的一个专项工作会开到一个县里是不常有的,当时的我感到是荣幸至极。主席台上,局长致完欢迎词,我带着我们科长们、校长们、老师们、家长们以“叙事”的方式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同行讲述我们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路走来后,带着所有与会者走进学校实地考察后,受到了与会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从此,我成了“专家”。成为校长后,因为有了更多的校园实践和实践后收获到许多可视化成果,我的“专家”声誉又有增值。我在一场场讲座前的身份介绍之一“山西省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培训专家组成员”。再说句实话,每场讲座的掌声之后,有的要加联系方式,有的要拍照合影,有的约定讲座都令我自我感觉良良地好,仿佛我就是专家。
我是专家吗?走进新网师啃读了许多教育经典、领略到真正专家的内涵为何后,我肯定地告诉自己,我根本不是专家。我充其量就是一个拥有一腔工作热情、教育情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那么,我们倡导“向专家那样思考”是要怎样做呢?我以为,我们需要的是“专业思维”的意识和专业思维的能力。
何为“专业思维”?
专业思维是在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特定视角下的逻辑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不同专业领域的特定视角和思维方式,具有专业素质、专业方法等特点。
怎样的表现就是专业思维?
专业思维是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为支撑,体现在对于专业活动对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对专业活动的特定处理的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具有专业思维的人在专业活动中往往更具有优势。
如何具备专业思维的意识和拥有专业思维的能力?
一、阅读专业经典
二、进行专业写作
三、躬身专业实践
四、勇于专业反思
五、结交专业同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