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摄

作者: 向日葵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00:24 被阅读0次

内摄是把一个人或一组人,我们所觉察到的他的声音,形状,特质等,整个把它们变成自己的部分

婴儿如果不能内摄一个好的乳房,就会终身感觉到一种饥饿的,孤独,被抛弃。如果能够内摄一个好的乳房,就有一个好的东西可以满足他的需要,那这个人的安全感就比较好

有些婴儿内摄一个冷漠,无情暴力自私的抚养者,那他成人后可能就会发展出内摄的这些部分客体或完整客体的特质

长期的比较有凝聚力的内摄,我们称之为认同

认同了一个迫害者的抚养者,可能变成一个迫害者或受害者,如果认同一个古怪客体.pr旁人就觉得这个人古怪。

父母的教导比老师还重要,孩子认同一个温暖,支持性的养育者,就会发展的张弛有度,ru如果如果认同一个懒惰缺乏自控力的父母,孩子也无法管理好自己。

来访者会内摄一个照顾者和咨询师

咨询师的人格和状态怎么样,就会把来访者带多远

长大后我成了你,对某个人全面信任和开放,早期会模仿和学习,慢慢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品质

比如一个懒散的人,会有孩子有很多拒绝,忽视,攻击,让孩子很痛苦。

孩子很难攻击妈妈,觉得这样是正常的。但他会内化这个懒散不收拾的部分,就是分裂,死本能,不大有创造力的部分

我们会动用很多否认,合理化的防御机制,回避跟这个人真的建立情感链接。防御那种无奈,哀伤,死本能,攻击等

处于资源不够的环境中,孩子可能内化一个分裂,否认,强烈的嫉妒感的父母。他在学校里可能只学到知识,大量的记忆,没办法去内化积极的咨询师形象

他内化一个内在灵魂贫穷拒绝的父母,就无法与外在资源发生联系,他越来到资源丰富的地方,越感觉到自己贫穷,因为他没办法去吸收外在世界赠予他丰富的东西,而是感受到高高在上的人和位置在下面的羞辱和痛苦

这样的来访者来到咨询室说你给个方法。他是在拒绝你给他更多可能性,不给你提供游戏的空间,不跟你玩。就像把你当作老师或教科书,无情使用,给他建议就好。他也很痛苦,因为他无法内化你,把你当人类对待。在他的一生中,他没有内化更灵活,稳定的咨询师形象。在治疗中很困难的一点,就是他要放弃很僵硬苦难的父母形象。背叛他原生家庭的文化,这是很恐惧的事情,他要重新认同一个温暖开放思维灵活的咨询师,对来访者也是一种挑战,最艰难的时候

如果咨询师认同这种无力,对方意识层面的固执,僵硬,拒绝就无法在无意识的地方和病人连接上,最后变成很表浅的聊天一样感觉,无法触及到防御机制,无意识的探索

离开原来的思维感受方式,我是否能够学习到新的文化,感觉夹在夹缝中间了。要背叛原生家庭家庭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会有很多愧疚同时他是空空的。

这时候需要咨询师忍住绝望无力焦虑的能力,对于不确定性,仍然有勇气发展自己这时候病人会感受到希望的感觉

咨询师是稳定的,来访者才能在这个地方站住开放自己

好的地方是属于别人,自己不能控制当病人体会到这一点,是非常恐慌和惊惧的,只有一个从容稳定承受住碎片化绝望情绪的妈妈,才能让病人内化虽然我不会,但是有人懂我的艰难痛苦,会帮助我和外在世界建立联系的形象

这时候他会有更多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接受外在世界不是一下子能掌控的更有耐受力

忍耐是很重要的品质气质型难养婴儿是说他有个无所不能的愿望,无法忍受自己的愿望没有立刻满足。

缺乏耐力的人合作让人不安,感到困难

精神分析的成功源于认同一个稳定可信任的灵活自由开放的咨询师替代冷漠的焦虑的迫害的非常抑郁的死气沉沉的内在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体验式的无法用口头教育达成,所以非常耗时间

防御机制组的讲解;抱怨孩子的妈妈动用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将自己不能接受的糟糕的部分投射给孩子身上,然后去羞辱和批评这样攻击可以能对外,保护自己避免觉察到自己身上的懒,无法负责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治疗的话要让妈妈觉察到这是对自己的不满意,然后投射到孩子身上。妈妈也用了否认,妈妈的无力可能勾动了咨询师的无力,就把这种感觉挡回去了

没有同调基础上的反馈,面质,澄清诠释都将是无效的,尤其是对于自恋发展不好的人,因为他感觉到被攻击拒绝和羞辱,他就会组织更强硬的防御,把你所有的给予的全屏蔽掉了

咨询就是让来访者没有必要动用很多防御因为他早年的经历他需要这样的防御保护自己活下来

如果太犀利,无情地指责出来,就变成她剧本中羞辱性的,挑剔的客体,她在邀约你扮演她内在剧本这部分的角色

就像一个内在很冷的人,需要穿上厚厚的铠甲来防御这种寒冷。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要把铠甲剥开,她就会反射性抱紧,这时候形成一个僵局

来访者无法反驳你,但是她已经离开你了。她离开你了,会带来很深的无力感;咨询师越正确来访者越严重

相关文章

  • 内摄

    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还有一个词“内化”,内化与内摄意思差不多。 比如我们学习的过程,将书本知识转化...

  • 内摄防御

    人格结构的次级防御:内摄。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 它的好处,通过内摄可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人在...

  • 摄|内观

    文/一一 摄/一一 出境/一一 考研结束也已小半个月了,考研期间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压制了自己很多的欲望。想着考试...

  • 婚姻大学心理小课堂61--防御机制:内摄

    防御机制:内摄

  • 投射性认同

    当投射和内摄二者同时运行时,便合为投射性认同,所以既离不了投射,也缺不得内摄。如果只有投射,没有内摄,那只是一个人...

  • 投射与内摄

    投射就是你将内在的心灵展现到外部世界的屏幕上。比如我以前有时心情烦躁,很容易就对别人的一些动作感到生气,这个就是把...

  • 投射与内摄

    这也许是一个很专业的名词,但却是个很普通的现象。 跟一群爱好心理学的朋友们一起探讨投射与内摄。他们说,当你做错了一...

  • 1.24《内在动机》第七章领读复盘

    三点收获: ️内摄与整合。内摄是机械化的单纯输入而不消化,只是以应该做的形式呈现;整合是将外部规则与自我结合,将内...

  • 8

    八、 关于应该,必须,不得不的信念 如何理解内摄形成的虚假自我 为什么自我发展需要社会支持 什么是自我卷入 内摄的...

  • 《内在动机》第三讲收获

    1.“内化”,就是把外界的信息纳入自己的世界观。 2.内化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内摄,一种是整合。 3.内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a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