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姨妈造访的第三天夜里,我情绪很差。像头失控的狮子特别想冲出去咬人发泄。躺在床上努力了很久睡不着,无奈,于是我只好爬起来瘫在客厅的单人椅上翻书。
黄色的封面。写书的是一个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出了两本书,靠写字赚钱。那天夜里,我正巧翻到一页,标题是:我就是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我的烦躁根源。除了生理期体内被打破平衡的激素作祟,我知道,我的烦躁不安来源于长期潜意识里面的失败感。
二十几岁的人生过去了,可是我想要的人生还没见到一点端倪。每想到自己以后要是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就瞬间消沉,无法快乐起来。
02
书里作者拒绝父母安排在老家的工作,自己一人前往大城市发展。焦虑恐惧也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她身边有个同学告诉她类似的话,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折腾呢?父母总不会害你。在家里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她依然顽固,坚持己见。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倔强。唯一不同的是,我的身后没有父母的安排,没有人告诉我:要是在外面工作不好,不开心,随时回来家里,我们在老家给你安排工作,以后在家里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得过一辈子。
不是我父母不愿意留我在身边,而是,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试问,一个农民怎么有能力给自己孩子安排好的工作呢?他们身上怎么有资源呢?
所以,很多跟我一样农民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大城市发展。不管混得好与不好,没有人会管你,也没有人可以帮你,助你一臂之力。未来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03
每每觉得自己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得很辛苦的时候,身边总有朋友不断“刷新”我对于辛苦的理解。
前几天约了一个同事吃饭。吃饭过程中,她跟我谈起了现在公司的业务不好做,收入极速下滑而产生强烈的压力。我问她,你之前收入蛮高的,那些钱都花到哪里去啦?
这时她第一次跟我开口说家里的事情。“哥哥刚生了孩子,结婚时按揭在老家买了房。现在他在老家的工作不稳定,工资很低,房子的按揭还不上都是我在维持着。还有我每个月给父母的家用……”
我终于知道,那个每个月底都在办公室嚷嚷叫没钱吃饭的她,其实是把大部分收入补贴给家里,而不是胡乱买买买花光的。
还有一个朋友。家里只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她。当初家里人不同意她上大学,因为她家男重女轻的农村观念还是很强烈。她不肯,坚持要读。大学期间利用学校扶持的贫困政策贷款,坚持把大学读完。出来工作以后的第一年都在还贷,家里没有给过她一分钱。
现在工作稳定以后,她每个月除了应付自己的生活费,进修花销等,还要打一笔钱回去补贴家里。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自己起点低,没有背景,没有父母作为靠山。可当你走出去,了解更多人的生活以后,你会发现,我们也许没有人帮,可是至少身后没有那么多负担,阻碍我们踏上路途,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04
我无数次描绘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三十岁为分水岭。我想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寓。以前想过住上小区房,如今站在膨胀的房价面前,我不禁给自己调整了目标。
一个完全属于自己,不被打扰的生活空间。
一份干得风生水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
一份可以报答的了父母养育之恩的金钱。
一个经常健身运动,活力充沛的身体。
一份任凭外界如何改变,屹立不倒的自信。
一个真正的爱人,彼此分离独立,不完全依赖他。
一份向内寻索,自给自足的安全感
……
这些都是我想要过的生活。
要是过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该怎么办?我又在心里问自己。
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仍然是一名无名小卒。干着一份不怎么喜欢,不怎么赚钱的工作,住在这个城市阴暗的城中村里,吃得是盒饭快餐,没时间没钱去旅行,时刻保持警惕,害怕自己生病没钱应付,因为没钱无法和家人团聚……
这又有什么大不了?
那天夜里,我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这样的答案。
现代人之所以那么焦虑,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心存远大梦想固然没错,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些现实。我愿意把它称为,更合理的去定位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像知乎上回答焦虑相关问题时有一段话:现代社会不停宣扬人有无限的可能,可实际上囿于环境、体制等因素,真能改变的只有极少数。
说这一话,不是为了打击努力的人,或者说努力无用,而是——
我努力前进,我坚持不懈,我不肯对命运缴械投降。因为我担当的起未来可能实现的锦绣繁华,亦能承受得起失败的潮汐起落。
我热爱生命,我用尽全力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只要你愿意走出来,只要你撞到南墙了依然能坚持下去,只要你受够了生活的万千打压依然选择顽强面对。那么,你就能拥有一个跟你父母你老祖宗截然不同的人生。那是完完全全属于你搏斗而来的人生。好与坏,它终将充满着意义。

— END —
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一定要记得加关注哟~~
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请给个喜欢,好让我知道,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