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玛尼呗美吽 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往生极乐世界而发起无比殊胜的菩提心!
至尊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珍宝教言:
无论在汉传佛教,还是在藏传佛教,临终的教法都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个法门能比这个依靠菩提心而死的教法更殊胜的了。实际上,这是释迦牟尼佛所有法门中最精粹的教言。我们临死时,如果修不来颇瓦等其他法,也不要紧,只要能在观修空性大悲藏(两种菩提心)的境界中离开人世,就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将来再转为人身,值遇到大乘佛法,就比较有把握断绝整个轮回的相续了。——《〈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近日有新闻说:南京一位九旬老人过世后,家人惊奇地发现,他留下了数万元保健品,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不仅仅老人会这样,现在许多年轻人也是如此,为了“将来”殚精竭虑,不停地计划安排,但无常的突如其来,就会把这一切彻底打乱。其实,他们都忘了一件事:死亡的到来,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 ——恭录自至尊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2012年5月1日微博
问:如何让自己随时随地能够观心?
至尊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如果你能观心,就会明白“即心即佛”——我们的心与佛无别。这种禅宗的修行窍诀,
在密法中也有很多,不过,要有些境界才做得到。
为了引发这种修行,我们要培养每日打坐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后,你可以禅坐10分钟到半个小时。坐好后先排垢气:吸气,然后伴随呼气,观想贪嗔痴等烦恼从鼻孔呼出体外;这样连排三次。之后,静静地安住一会儿。
不要小看这十几分钟的修行,从这里得到的平静,将为你一整天的心态输入正能量,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晚上睡觉前,最好也禅修几分钟。
平时培养禅修的兴趣,以启发内心的宁静,当你有了这份宁静,在生活的所有时刻,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条理性。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前辈的佛教智者们,就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
——《点亮一盏心灯》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恭录自《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恭录自《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