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520亲子成长迹婚姻家庭篇
鼓励孩子自立3: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自己

鼓励孩子自立3: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自己

作者: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06:00 被阅读0次
回顾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方法与技巧: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问太多问题
4.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別毁掉孩子的希望

除了以上介绍的六种鼓励孩子自立的方法之外,生活中还有更多的鼓励自立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细节。

一、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身体。

避免经常帮孩子捋头发、扳直肩膀、摘掉身上的线头、卷起裙边等等。孩子们会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这里说的是经常,偶尔的这样做是可以的,还能够加深亲子之间的爱意。

二、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没有孩子愿意听到:写作业的时候,坐直了!把眼前的头发捋一捋,那样怎么看东西?

扣上扣子,穿这件衣服,那件旧汗衫过时了。

你用零花钱买这种东西啊?真浪费钱。

孩子会不耐烦。“妈妈”或者“爸爸”“别烦我了,这不关你的事!”

三、不管孩子多小,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

设想一下,你站在妈妈边上,听她和邻居谈论:

“他一 年级的时候总是不开心,因为他阅读跟不上……”

“不要介意,他有些害羞。”

当孩子们听到这样的议论,他会觉得自己像父母的私有财产。

四、让别人自己去问孩子问题。

人们经常会一遍又遍地当着孩子的面问父母:

“孩子愿意上幼儿园吗?”

“他喜欢刚出生的小妹妹吗?”

“他为什么不和小妹妹一起玩?

这时候,真正尊重孩子的做法是告诉问问题的人:“让孩子来告诉询问的人,只有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五、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

有时候,孩子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还没做好思想准备,或者身体还没准备好。比如:她希望能自己上厕所,但还没学会;他希望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下去游泳,但还是有点怕水;她不想再吮手指了,但是她烦的时候,还是觉得吮手指挺舒服。

不用去强迫和催促孩子,我们相信他们最终会准备好的。

“我不担心。 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可以进水里玩。”

“你决心不再吮的时候,就不会吮了。”

“会有一 天,你能像爸爸、妈妈那样自己去厕所。”

六、谨防说太多的“不”。

很多时候父母用生硬的“不”挫伤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会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攻击,他们会尽其所能来反抗。他们尖叫、发怒、骂人、不开心。他们质问父母:“为什么不能?

即使最耐心的父母这时候都会生气。我们该怎么做?投降?还是凡事都说“可以”?很明显,凡事顺从是当然不行的,会让孩子变得专横霸道。还好,我们有方法帮助家长既坚定自己的立场,又不招致对抗。

代替说“不”的方法

A.提示

孩子:我能去苏珊家玩吗?

代替说:“不,你不能去。”

给她摆事实。家长:我们五分钟后就要吃饭了。

孩子得到这个提示,会对自己说: “我猜我不能去。”

B.接纳感受

孩子:(在动物园)我现在不想回家。还能再玩会儿吗?

代替说:“不,我们现在就得走。”

接纳她的感受。家长:我看出来你不愿意走,想玩很长很长时间。(带她离开的时候)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真不想离开。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感受被接纳后,他的抗拒心理会减弱。

C.描述问题

孩子:妈妈,现在能开车带我去图书馆吗?

代替说:“不能,你得等会儿。”

描述问题。家长:我想带你出去。问题是电工半小时后就来了。

D.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

孩子:我们能去操场玩吗?

代替说:“不行,你还没吃午饭呢?”

用“肯定”代替。家长:当然可以,吃完饭就去。

E.给自己时间想想

孩子:我能在盖瑞家过夜吗?

代替说:“不行,你上周刚去过。”

给自己时间想想。家长:让我想想。

这句话有两个效果:让孩子的坚持稍稍放缓(至少他知道自己的面求被认真考虑了),也给家长留出思考时间。

相比之下,说“不”显得简短,上面的叙述略显烦琐。但是,它说“不”要更有效。

推荐阅读

鼓励孩子自立,从生活小细节入手,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去做

【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鼓励孩子自立3: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kv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