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式的小说

作者: 溪水也逐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4:18 被阅读30次

写文章就如同看电影,电视剧一样,故事是本质,主人公是其中的一条主线,一切都是围绕主人公安排设置的,有起伏、有高潮,直到结局。

想演好一部电影和想写好一部小说,我想是同样的道理,只是载体不一样而已,表达的其实是一个东西。

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保障的前提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又是另一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就是如此,社会才越来越向前发展,生活才越来越美好。

多久前,我就想到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突然奇想,自己也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想来困难越大,挑战性就越大,很想挑战一下自己。

最近在看纸质书籍《且听风吟》。现已看到一半,说实话,看不懂些,跳跃性比较大,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先前已向百度了解了一下,我会努力看下去的。

边看边默默的无声发读,像头脑里出现电视情节一样在播放,把无声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多媒体形式来使其加深印象,争取理解得到位些。

从看书的过得中,我更印证了我的猜想,小说就是多媒体,多媒体即是小说,两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等同的,只要找到合适的桥梁,完全可以互通有无。

区别在哪里?也很显然,多媒体是直接展现在大众视角里,通过切实观看的感受直接反映在脑海里,那么就少一层联想的空间,或者说是限制了观者的一部分想象力;小说是通过阅读文字间接的反映在脑海里,没有具体的观看感受,那么就必然多一部分联想和想象力,相比起来,小说可能更要有想象的空间。

其实就那么一回事,从难度上讲,小说或许又要难一点儿,因为作者在写的开初,无数的情节也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已过滤多次,然后用语言的文字来表达,这个创作的过程完全是作者与自我的对话,写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本人的想象力是否丰富而全面。多媒体的创作形式是借助于演员的演技来表现人物形象,内心世界,这是多媒体的主要表现方法,他们应该是各有千秋,各放异彩。

我想说,真正写的好的小说,应该都像是看电影,电视剧一样,让观众直咱过瘾,甚至里面的一些桥段都能够倒背如流,反过来,小说可能就不能如此,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和体味,我是这么想的。

无论是观影还是无声的小说,归纳起来,都是艺术的范畴,只要是好的,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生活的需要,那它就是成功的,值得宏扬的。

相关文章

  • 观影式的小说

    写文章就如同看电影,电视剧一样,故事是本质,主人公是其中的一条主线,一切都是围绕主人公安排设置的,有起伏、有高潮,...

  • 观影式爱情

    暗恋是难熬的,如同失足溺水。 你本来只是在岸边自顾自欣赏着良辰美景,一脚踏空就落进了汪洋里。 你只能扑通扑通地手舞...

  • 观影《低俗小说》

    “因为我们长期受填鸭式教育与环境的牵制,当昏迷指数只剩下三时,就需要大量地刺激意识、灵感、创造流,让文辞表现活跃。...

  • 【商解】武汉肺炎疫情催生“宅经济”黄金期!

    当手机观影体验达到沉浸式的标准门槛,那么,院线观影时代将宣告结束。 想想看,这些年,互联网是如何颠覆传统行业的? ...

  • 大年初一观影

    大年初一观影的人挺多,本应看《唐人街探案3》,但由于观影人数与观影时间问题,阴差阳错的看了《刺杀小说家》。 说句实...

  • 何来万箭穿我心

    电影《万箭穿心》是根据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2012年由王竞搬上银幕。电影很受好评,观影过程却颇多压抑,观影之后的感...

  • 暖心推荐|7号房间的礼物

    观者影评 观影者一:看这电影我头天晚上哭成狗,第二天早上肿成猪头 观影者二:无论是小说、漫画还是电影,最揪心的莫过...

  • 观影《刺杀小说家》

    我们生命中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每个发生一定与内在的频率相吸引,李欣频说过,频率是最精准的,错不了。 《刺杀小说家》...

  • 《刺杀小说家》观影

    刺杀小说家看完剧情,感觉他跟国外的片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国外的科幻片,一般都会给到一个完整的逻辑。在这个罗空间里...

  • 代入感

    看书或观影时 有没有尝试过深深的代入感 这两天居然沉迷小说情节不能自拔 晚上想利用影片来跳脱 然观影时可以完全不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影式的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e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