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作者: 十三弦 | 来源:发表于2016-03-06 22:14 被阅读32次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起因是我读了她的《目送》里的那一段写华安的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有文评说“《目送》是二十世纪的《背影》”,都是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目送》是说一个母亲一生都在用自己那双眼睛默默目送自己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到进入幼稚园,到十六岁时去异国他乡做交换生,到二十一岁上大学,孩子从幼儿到青少年十几年的期间与母亲的关系慢慢变化,从幼儿时期天天粘着母亲,到青年时期不愿与母亲同车,即使同车也喜欢带上耳机,听一个人的音乐,开始不愿意与母亲牵手走过车流滚滚的街道,于是母亲写下了这段文字,有些哀伤,有些落寞。

初为人母的我已经可以体会,这种心境。小宝一岁半时已经开始有社交需求,他的生活不再是婴儿时期的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不再是一直赖在父母的怀里,白天的时候,仅仅是妈妈在家陪伴已然不够。他开始有自己的需要,用稚嫩而零碎的语言表达他的想法 “妈妈抱、宝宝、外外”,他开始想外出,他所言的“外外”其实就是下楼出去玩,一开始是小区的广场,后来小区的广场也已经满足不了他想看新鲜世界的需要,他想去超市,想去更大的广场,他会不停地用手势上下左右挥舞表达他的需要“爸爸、买、果果 、宝宝”,我笑言:宝宝的语言已经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句子,主谓宾齐备,当然两个句子是断裂的,缺少了从句的动词。

在他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们带他去无锡三国城玩,他从我的臂弯里奋力挣脱,固执地要自己走,于是我们把他放到人行道上,他一边走一边向前奔,全然不顾来往的人群,我担心行人把他挤倒,于是只能牵着他的小帽子,踩着他的步子和节奏,一路奔。我后来感叹,一个如此小小的幼儿,他竟然就想要追逐自由去了,不想被妈妈的爱束缚了。

想用爱束缚住自己的孩子,大概是每个母亲都必犯的“错误”。我经常有这种念头,想不停地亲他的小脸,亲他的小手,倚在床边时,我故意躺得很低以便靠着他小小的肩头,让他听我说话,他往往关注的不是我,他有时把玩手机,把玩相机,却不想专注地看他司空见惯的妈妈。只要一到空地上,一到广场上,他就会撒开小腿跑。他的背影好小好小,但那却是我的眼神一直会追随的爱的背影。

相关文章

  • 目送

    一 生活,是一场目送。 目送你上班, 目送你上学, 目送你出差远行, 目送你...

  • 目送

    就像我期待的那样 一个远远的眼神 不亲切 不疏远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目光 还能有多远 就像谁也不知晓沟壑 从何时出现...

  • 目送

    自古多情伤离别,尽管不愿不想,可人生中有太多的离别,躲不开,也逃不掉。 我们只能默默站在离人身后目送,或者只能在身...

  • 目送

    那日,你中午离开,我目送你。你总是一个小行李箱加一个背包,换好鞋子收拾停当,我去按电梯。没有什么拥抱或者情话,你进...

  • 目送

    话未完, 车停在前头 我们都笑着想送 你在车上我在外头 张口 话犹漫心头 车与我背道而驰 我们各自前走 诗与远方 ...

  • 目送

    清明节放假孩子们回耒住了三天,有说有笑好热闹,孙子外甥忙的做作业玩游戏,我们老俩口忙的做丰盛的饭菜,累是累了点,可...

  • 目送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 目送

    “快回去吧,下雨呢,好冷。” “不冷啊,等你上了车我在回家。” “你都不知道穿袜子吗?脚丫子不冷啊。” “哎呀,就...

  • 目送

    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

  • 目送

    墨绿色的封面,里层是作者坐在台阶上灿烂的笑靥,我曾一度揣测大家之作的文风笔墨是如何挥洒在字里行间,深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p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