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天气寒冷,社工的服务依旧热情洋溢的在进行,突然关于这个寒冬,想写点关于温暖、热情、互动的东西,于是有了今天的感悟。
1
现在的社工行业,由于一些外部或者内部的原因,社工都存在一定离职率和流动率,不过这不是社工行业特有的,各行各业都会面对一定的离职率和流动率。
社工本身是一个讲求感情建立的职业,在职业发展及服务中,社工在面对服务对象的时候要求多一点的人情味,才会让关系建立的更加稳定。在当今社会人情冷暖的场域下,在服务中则更加注重社工的“感情用事”。
有人说,社工是一个讲感情的职业,在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中,是从建立关系,建立感情开始的,有人说,社工是做人的工作的,处处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因为工作离职,会离开一个你长久服务的街区,但是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都会续存,在服务中感性的社工如何做到关系的维护及割舍。
2
我从毕业之后,曾经在一个街区工作了五年时间,做了连续几年的社工服务,在过程中,逐渐与本街区的长者、义工们都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有的在脱离了工作的环境,在私人的关系上都甚好。
那时候自己还没有组建家庭,一个异乡人来到广州打拼,在和居民的关系中,让他乡寻梦的我感受到来自广州的温度,那时候的光景甚是让人怀念。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搬离了之前居住的街区,但和曾经服务的居民们都还是会有联系,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社工服务中的长者故事》,在那篇文章里我记录了我做社工的过程中和很熟识的几位长者的社工故事,如今我已经离开之前工作的街区、并且居住地方也搬离了之前工作的地方,到现在有两年的时间了,我和他们之间的互动还是存在并维持着的。
3
范叔是我的社工故事中的一名长者,他很时尚,玩手机和微信都很熟练,爱好书法和写诗,喜欢写五言七律诗,范叔的诗很接近实际生活,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中的事情,读起来很接地气,通俗易懂,让人产生共鸣。
范叔基于对我的信任及关系的建立,他写的诗都会通过微信转发给我,让我欣赏,我们也会做一些关于诗文的讨论。我记得我离开工作单位的时候,范叔还以我的名字写了一首藏头诗,我也把它抄在我的笔记本里做纪念。
即使过了几年,当自己再翻到读起的时候,也分外觉得有感情。平日和范叔在网上的互动一直都有,还一直说着等哪天回去要找他们一起玩,去公园听他们唱歌。
范叔在平时去了哪里玩,也都会做成美拍视频,发给我看,在视频里看到范叔笑的很开心,到哪里都是乐观的,给人充满正能量的脸庞,经常会在视频中看到范叔和一群曾经经常支持我工作的老友记一起去市区玩耍的照片,看起来意气风发,风采不改当年。
范叔平时也会和社工分享已经九十八岁高龄的老母亲的生活点滴,让人觉得,即使范叔现在已经七十古来稀了,还有九十多岁的母亲在,还能够在母亲面前亲昵的叫一声妈妈,那种感觉是幸福的,让人羡慕的,祝愿范叔及其母亲都能够幸福安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4
第二位想谈的就是区伯,区伯是一个很开朗,很爱笑的长者,给人的感觉总是平易近人的,他平时也喜欢和人开开玩笑。爱好口琴和二胡,在长者歌队里是骨干成员,平日也喜欢去图书馆,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得很闲适。
前些日子在路过之前工作的街区的时候,在路上幸运的偶遇了区伯。在路上偶遇,我们闲聊,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话多,聊起来也不觉得尴尬,聊到了其最近的生活,因为公园在装修,会影响他们吹口琴,加上天气比较冷,所以多数会在室内进行训练。
区伯还很关心的说,以前经常能够看到你在路上,现在你搬走了,能够见到你的机会就少了。听到长者这么说内心觉得感动,也说着之后要经常联系。
5
第三位就是可爱的志愿者阿姨琼阿姨了,琼阿姨一直很热心中心的服务,琼阿姨之前在服务中都一直很支持社工的工作,有一次,因为中心的清洁阿姨临时家里有重要的事情,要请3天假,但是中心三天很难不能搞卫生,在遇到这一情况,琼阿姨得知之后,很主动的请缨说可以帮忙搞中心的卫生,这让社工觉得很感动,后来在阿姨的帮助下,很顺利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社工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和阿姨互动,这是维持和服务对象良好关系的一种方式。金阿姨不玩微信,社工会在节日、天气转凉、转热的时候,坚持以短信的形式和阿姨进行互动,琼阿姨在社工怀孕期间、生完孩子之后,一直以长辈的身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在过程中一直会给到社工一些关于养育孩子的建议,这样的关系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因为工作的关系了,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亲人的关系,让身在异乡的社工也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虽然目前社工和琼阿姨的关系已经不是中心社工和义工的关系,但这样的关系不因为社工的离开或者是因为社工的搬离社区而有变化,都会在相应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联系,并且是建立在彼此信赖,彼此关心的基础上没有束缚的交往。
6
在社工的服务中,总是会遇到让我们觉得暖心的事和暖心的人,生活的点滴只要你去关注,就会有让人觉得留恋的东西在。就像在某个街区工作的社工,即使离开,情分依旧在,不管你身在何处,这样的关系都是让人觉得快乐的,社工在服务中也需要重视这样的服务关系,在服务中如果居民认同这名社工的服务态度及服务方法,对社工号召的活动也会积极的作出响应,人和人之间如此,社工和服务对象之间亦是如此。做社工快乐,做快乐社工!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