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他说”又何妨

“让他说”又何妨

作者: 莫甁岚 | 来源:发表于2016-09-27 18:15 被阅读0次

       原以为外出学习是忙里偷闲,哪成想紧张的节奏并不亚于在单位工作。当然,我们学习的渴求也与今夏罕见的热烈模式有得一拼。

      适当的放空,适当的填充,是为了更好的远行。

       其实,大家的听课口味已经变得蛮挑剔的。虽然我们不一定会讲,但真得会听,好与不好都能评价个一二。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多么的旁征博引,激情四射,也许某几个字,某几句话,戳中了你的某一个点,让你清醒的由此及彼,深刻认知,这岂不是学习的另一番美丽。所谓道外亦有道,剑走偏锋亦是锋啊!

       有一位讲传统文化的老师,他的课相当有营养。在大快朵颐之际,“让他讲”、“淡淡的”六个字成了那位老师一天课的标签,让众多同学们咀嚼了好几天,齐呼:上午收获三个字“让他说”,下午收获三个字“淡淡的”。

       那位老师讲的这个“让他说”的语境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经验是对的,习惯于在自己的角度上判断考虑问题。比如夫妻吵架,女人总是讨厌听到先生的解释,所谓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讲故事,几番开口都被噎回去。吵架这活,男人永远不是女人的对手,让先生说说又何妨?“让他说”由此诞生。

       夫妻吵架是沟通的一种极端方式,连好好吵一场架都不会了,这夫妻也快做不成了。应该不应该“让他说”?应该。不让他说,就是拒绝了沟通,久而久之演变成“懒得说”、“不想说”。女人是感性动物,在气头上,先生冒出的每一个字符,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因为我们都有一种站在我的视角看世界的自信,你让我这么委屈,你还有什么可讲的?其实也懂得“让他说”、“不让他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冰消雪释,一个是剑拔弩张。放不下的是自己强势的身段。不打算离婚吧?

       既然如此,“让他说”又何妨!

       那位老师讲得颇为轻松,分分钟戳中了我们的点,是因为我们不同程度的扮演了放不下身段的角色。大家都在感慨:没有激励机制,队伍不好带呀!一个“带”,道出关键所在,好团队是“带出来的”。管理学大师巴纳德说:在任何一种彻底的组织理论中,沟通都占有中心的地位。优秀团队的领导者都是善于沟通的。沟通不是表达,如果会表达是能力的话,沟通是需要艺术的。沟通不限于表达,更重要是倾听。带出优秀团队的领导者,都是善于倾听的。“让他说”其实就是倾听。

       苏格拉底说:上帝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一些领导者往往担心自己的号召力,从而过于在意在下属面前的权威,容不得别人说话,更听不得不同声音。这样就有权威了吗?领导者为了追求工作的效率,习惯的思维模式是“让我说”,这才是领导范,这样的执行力才强。殊不知,如今带团队,不能光靠行政命令的硬派手段,更需要“让他说”这种柔软的粘合剂。试想一下,你都不了解团队中的人的所思所盼,怎么领导他们实现那些愿景呢!了解一个人,除了日常的观察外,最重要的就是“听他说”。坐下来,真诚地“让他说”,拉近的是你与团队之间的距离,展现的是你柔软而又坚定的人格魅力,团队成员感受到的是满满的认同感和存在感,假以时日,团队不优秀都难!

       既然如此,“让他说”又何妨!

相关文章

  • “让他说”又何妨

    原以为外出学习是忙里偷闲,哪成想紧张的节奏并不亚于在单位工作。当然,我们学习的渴求也与今夏罕见的热烈模式有得...

  • 让他飞会儿又何妨

    寒假出行台湾,可惜不便带他们。孩儿们于是随奶奶去成都。送他们走时,重点交待每天用“要事清单”安排好学习生活。头一晚...

  • 让他几尺又何妨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 在利益取舍面前,包括我自己,人们很难做到不争...

  • 让他几尺又何妨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 在利益取舍面前,包括我自己,人们很难做到不争...

  • “让他三尺又何妨”

    六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

  • 让他三尺又何妨

    周末一众姐妹闲来无事,邀约逛街,从东家逛到西家,从北门逛到南门,慢慢挑,慢慢看。 到午餐时分,逛的又累又饿的姐妹们...

  • 让他三尺又何妨?

    心大世界大 无境无界限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

  • 让他三尺又何妨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叫“六尺巷”的故事: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就飞书到京...

  • 让他三尺又何妨

    说起宽容,很多人会想起《六尺巷》的故事。康熙年间,宰相张英时代居住桐城,他的府邸钰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

  •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他说”又何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th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