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住在小七孔西门景区的新街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夜晚。早上起来的时候整个村寨在崇山峻岭之间,晨雾弥漫。我们住的那间客栈老板娘不咋滴,但村寨整体环境还是很喜欢。
我们不紧不慢,8点出发,往东门赶去。西门到东门,我们走景区外环线,也是206国道的盘山公路。早上不堵车,一路畅通,但速度开不快。
早点到东门也是为了能在停车场找个好车位,到了东门停的车还不算多。有露天的、地下的、还有架空的停车场,有很多位置,我们去了架空的停车场,找了一个离出口比较近的停车位。
走出停车场没一会,就到了景区大门。我们没有吃早餐,怕早餐时间耽搁了我们停车。现在既然车停好了,准备在东门游客中心找个地方吃个简单的早餐。
在游客中心,我们看到了咖啡吧。在咖啡吧,点了热咖啡买了块蛋糕就在那边吃。吃完早餐才进去排队检票,时间还早,排队还是要排,但不需要排很长时间。
一早赶来的大部分都是旅游团,从检票口到上摆渡车要走好长一段路。在坐车期间路过大七孔,大七孔古桥是不用坐车的,进了东门走路过去就可以。
大部分人都去小七孔,极少一部分人去大七孔。从进了东门开始,一直到小七孔沿途的溪流都是绿色的水,都有观光栈道。如果时间充裕,一路观光一路走过去很休闲,除非体力不行。
到了小七孔古桥人满为患,先来的还没离开,后面又有陆陆续续下车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拍照又是排队的节奏。
翡翠般的潭水倒映着流云天光,澄澈的碧波上,七孔古桥如弯月横卧,将粼粼波光裁作两半。桥洞如七面明镜,照见游人的笑靥与流云的漂泊,藤蔓垂落如帘,青苔密布似笺。
桥头古樟将墨色倒影揉碎在溪潭间,桥下翠竹轻摇,斑影如饵,引得金鲤竞相追食;岸边枯木斜逸如龙,枝干凌空探入深潭,激起的涟漪泛着细碎银光,恍若繁星坠入人间。
该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当地民众集资建造,是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也是连接布依族与瑶族的重要桥梁。
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布依族小伙和瑶族姑娘互生情愫,家族极力反对,于是他俩决定私奔,至响水河边,因河水湍急汹涌,后有家丁追赶,恋人相拥而泣,誓要投河殉情。
此事被七仙女知晓,她们被这份真挚爱情感动,于是化为七孔桥助其渡河。为了感激七仙女,当地人又叫它“七仙女桥”,由于他们对爱情的忠贞,该桥因此被称为“忠贞之桥”,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七孔桥不仅是交通遗迹,更是民族团结和爱情忠贞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恍惚间,似有滴哒滴哒马蹄声穿透时空——昔日马帮正驮着货物缓缓走来,马脖上的铃铛声在山谷间回荡。
如今,历经风雨,桥身依然坚固,往来游人如织,人们驻足凝视,将那些尘封的过往,化作眼底流转的惊叹与思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