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三中 七(9)班 苏怡文
亲子阅读,目前国家比较提倡,它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创造和谐家庭氛围,让家长孩子一起成长。可以说,亲子阅读对孩子有很多好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我为孩子订阅了《中学生阅读》、《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学英语报》等,我利用孩子在家时间,用所订的报刊杂志,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我感觉阅读这些报刊杂志,对孩子有如下好处。
1. 亲子阅读报刊杂志,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力。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理解文字开始 。
2 .亲子阅读交流,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提高孩子内省的能力。孩子情商高了,很容易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也很容易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可以减少很多冲突,减少内心的矛盾,这样孩子的一生将会快乐幸福。
3.亲子阅读,是一个很健康的爱好。一旦养成,受益终生。英国著名的作家毛姆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可以让孩子寻找到一个疏泄情绪的出口。人的一生总会遇上不开心的事情,总会遇上孤独的时候,总会遇上有些话不好说出口,有些情绪很难排解,如果有阅读的习惯,就可以有个很好抚平情绪、释放情绪的途径,如《中学生阅读》里的很多文章,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也能给他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4.亲子阅读,可以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质。也许一开始我们并不是追求这个,但是坚持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感受力,幸福是什么,就是感受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会觉得人生很美好,身边总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5.亲子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甚至可以帮忙树立人生志向。孩子通阅读,潜移默化中就把一些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的智慧传递给孩子了,避免了说教。在阅读中有许多生动的案例,可以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不用父母再说教。孩子天生对故事感兴趣,孩子轻松,父母轻松。看人物传记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榜样,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志向。
以上说的是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好处,其实对父母的好处也很多。
一是父母可以跟着孩子再次体验童年,甚至可以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我自己在看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中疗愈了童年时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说缺憾。所以我对阅读很坚定和执着。
二是陪着孩子阅读,容易培养父母的同理心,可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从而增进亲子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阅读,我和儿子之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真的是很享受我们在一起阅读的时光。
我的孩子让我更欣喜的地方是:他很阳光活泼幽默,对学习很热爱,与人相处和谐。
我们的亲子关系很好,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看着我的孩子成长成这样,我就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坚持用阅读陪伴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我的孩子受益于阅读,我身边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的侄女,比我小孩大两岁,从她上小学起,我就带着她一起阅读报刊杂志,有些内容反复看,他们姐弟两个,见面后经常聊书,聊得很兴奋。
我侄女虽然学习成绩没有很拔尖,但是她一直很热爱学习,进步很大,是同学眼中的很励志的女孩。我身边还有很多孩子受益阅读的例子,今晚因为时间的关系,不一一例举。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所推崇的亲子阅读。几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动力,喜欢阅读才会自主自愿去阅读,长期喜欢就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主动的阅读,但孩子天生不会读,我们家长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要安排时间。时间安排,一定是父母来完成的。每天能固定一个时间最好,对形成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我家是固定在完成作业后看报刊杂志。在阅读这个环节,注意四点,最重要的是要安排出固定的时间。
其次就是要随时能读,随时可以聊,坚持大声读,默读,尽可能多组织读书会活动。 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段时间可以抛开一切只管阅读,不受干扰安静自主的阅读。固定时间可以有一定的仪式,如固定的开场手势,开场语言,因为人类是仪式性的动物,当阅读变成了仪式,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独立阅读的时间和周期大致固定,比如晚上写完作业,洗完澡,香香的,看15分钟,30分钟。或者下午放学,回到家洗干净手。孩子自行选择报刊,但在过程中不得变换。
陪同阅读的成人以身作则,陪同阅读。 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不做任何的分数记录等,让阅读只是纯粹的阅读。 我家的阅读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仪式欠缺,有点遗憾。大声读,默读时间是坚持的比较好的。从出生开始到小学毕业前,基本中午时间,晚上睡前是要看的。早上 大声读,中午晚上是默读。另外客厅厕所都是学习报刊杂志,随时可以读。因为我一直陪伴他读,聊天也比较经常,但是没有固定化。 有些朋友说孩子总爱问爸爸妈妈不认识的字,总是要爸爸妈妈读书给自己听。遇到这种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如果每天有固定的默读时间,大声读时间,孩子还是有要求家长读,家长可以温柔的拒绝,告诉孩子现在是自由阅读时间,要自己独立完成。
其次就是要会选择好报刊杂志,选择适合孩子的报刊杂志。选好报刊杂志是阅读兴趣的开始,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报刊杂志很重要。怎样选呢? 选择的原则一般有几个:根据年龄和性别先大致选,然后根据报刊杂志的内容简介,以及一些评价和推荐,尝试着买给孩子看,喜欢就可以买类似内容或以作者为线索来选购。比如按照河南省教育报刊社推荐的,选适合孩子年龄阶段和知识需求,我们及时订阅《中学生阅读》、《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如果孩子一出生,妈妈陪着孩子看书,妈妈就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大概喜欢哪类的书。 当然也有的孩子爱好广泛,看得书很杂。这些都没有关系,以孩子为主。家长可以引导,大方向上来看,看得又杂又深是好的。但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孩子喜欢看深,就让孩子看深。父母千万别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挑选报刊杂志的技巧,只能讲几个大方向,比如根据年龄阶段,根据男孩女孩,我挑选有几个方法:上专业的网站,按年龄,按性别,看介绍,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性格,这是一种挑选的方式。
二是看网上的排行榜,再看介绍。
三是与有阅读经验的人聊,求推荐。 但是现在的报刊杂志浩如烟海,报刊杂志又是很个性化的事情,所以这时就需要父母做出评估判断。
可以按系列选择,比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类,建立自信类,亲情类,通过父母和孩子共同读一系列的杂志后,孩子得到了一个系列的启发,父母也会受益无穷。
很多父母说带孩子的过程就是成人自我的二次成长。 儿童要成长逼得父母要成长,回过头父母会欣喜的发现成长的感觉真好,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感叹,孩子是天使,感恩孩子带我们发现了或者看到了生命中更美的东西。或者感慨自我得到了疗愈,自己的思想状态,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反应就是他想继续阅读。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总会产生某种感觉,文学故事总是吸引着我们去阅读。
我们容易听到谈论对文学作品的心得——喜欢、讨厌、刺激、有趣、愉悦等。而这些心得就是我们阅读的乐趣所在。其中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
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自己喜欢的杂志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想把这种杂志重读一次,或者想去看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甚至就是单纯的想去阅读其他杂志,这样我们就有动力去选读其他的杂志,经历另一个阅读循环。
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杂志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心得。我们期待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够和我们经历相同的喜悦。我们希望能探究出内心深处的感想,并试着整理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 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加自己的话语,读完故事,要静等孩子,孩子听完不听了,就结束,孩子听完想说,请注意聆听。 谈论图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正式的,属于朋友之间漫无目的的闲谈。另一种则是正式的讨论,如读书会。不管哪种形式的讨论,都会驱使我们去经历另一个阅读 循环:我们会想去看一看朋友们感兴趣的书,会想去阅读更多我们觉得有趣的书,这样就将阅读循环扩展为螺旋状,让阅读不断持续下去。 如此这般扩展,就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成熟的读者。
如果孩子常常去找报刊杂志看,每天都会主动阅读,或者总是喜欢谈论他们喜欢的报刊杂志,就可以看出孩子对阅读有兴趣了。 可是如果家长只是买书给孩子,自己不看,孩子有了感觉和谁分享呢?家长不看书,不聊书,怎么判断孩子是喜欢看还是不喜欢看呢?
前面我们选书的时候,提到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很具个性的,如果父母不跟着读,发现不了孩子的喜好,又怎能买合适的书给孩子呢?有合适的书,有人阅读的时间,看到高兴处可以有人一起分享,可以带动别人一起忧伤,欢笑。
如果孩子最初来到世界,就有这样的环境,孩子不爱阅读都很难的呀。是的,前面我们说了阅读循环的外圈,现在我们来说说让循环转动的圆心了。
家长如何成为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相关的优秀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所以我们家长要坚持读孩子喜欢读的书,读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
我们总喜欢将自己钟爱的书与大家分享,期待他们也能乐在其中,这也是我愿意做阅读推广的心理。也是愿意今晚在群里跟大家分享的心理动力。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试着影响他人变成和我们一样的读者。
如果父母开始阅读,也会有这种冲动或期望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也容易受到孩子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和孩子形成了心理默契。除了保持阅读,爸爸妈妈要做些功课。
第一要关于阅读的一除了保持阅读,爸爸妈妈要做些功课。
其次父母最好学习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心理发展特点,更懂得孩子,也就更懂得如何挑选。
第三父母能加入到推广阅读的行列中,帮助更多的孩子。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好,一般是比较多问题。但是如果想帮助更多的人喜欢阅读,父母的智慧就会更多。
其实说到底要推广亲子阅读,归结到一点,父母坚持读起来! 有几个小细节需要提醒注意:尽可能的让孩子的阅读与美好的感觉相伴。多组织愉快的户外阅读活动,多出去旅行,结合孩子读过的书或者一起读书的人结伴出行。只有父母从内心深处认可阅读时,才有会行动的力量,才能生出很多的智慧。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小段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在推荐经典书籍时经常说的诗句。
只要我们坚持阅读,坚持阅读优秀的东西,书中优秀的品质就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的原因,追求好品质,打造高质量的内心世界,创造孩子和我们父母的幸福生活。
相关推荐
3~6岁的孩子,该如何做好亲子阅读?
阅读 12
班主任培训第一天:修行者
阅读 244
绘本遇到思维导图-《咯咯哒太太》
阅读 43
麦豆悦读英文绘本讲师训练营【第21期】---21/21—总结+展望
阅读 18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需要赏析
阅读 3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