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简爱》时,不由得想起那天一个老师的看法。他认为,简爱在她舅妈家的遭遇跟简自己的性格有关,她那种不够温顺、喜欢反抗的性格是很难讨得别人的喜欢的。
不是环境塑造性格吗?难道简的反抗性格是天生的?舅妈及表兄的责任为次吗?
如果说是天生,那么简的出生高贵的母亲不顾亲友的反对嫁给穷教士就是一种反抗。简的血液里流淌着她母亲的血,藏着反抗的基因。但这顶多也是引而不发,在谭波尔小姐那里,简是宁静的,因为她被温柔和关怀征服了。
这种反抗的基因遇到适合它的环境,才会迅速发展。简身上的反抗性格恰是她成长的环境中不爱她的舅妈、欺负她的表兄一手促成或是点燃的。
简对自己的父母没有记忆,她很小就来到了舅妈家。越是年小,越是渴望爱与温暖。可不幸的是,她没得到。她受到的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不平等的待遇、冷漠、欺负与暴力。
她于是反抗,但这反抗是孩子式的,弱小又无助。
她不像海伦。海伦也遭遇不公平待遇,但是她自有书拯救她,有她自己耽溺的精神世界。用她自己的话说,“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费在怀恨和记仇上”,当然,也就不会去反抗。
可是一开始就生活在舅妈家的简还没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她的尊严、希望更多来自于赖以生活的外界,不管是在舅妈家还是在洛伍德学校。
但太弱小,反抗是没有用的。越反抗,越会遭到对手的打击报复。
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做到不战而胜,让对手尊重你,不再敢随便欺负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