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牛棚杂记——严格千倍的早操

牛棚杂记——严格千倍的早操

作者: 逸黎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06:48 被阅读26次

早听说季老先生在牛棚里无任何资料可供查询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一部美学专著,其功底可见一斑。今有幸读到《牛棚杂记》一书,这本书却不是写牛棚中的宏图伟志的,而是讲述文革中的所种种迫害。

文革是一次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大劫难。一位资深老教授能从中活下来实属不易,能写出来,更是寥寥无几,能用诙谐的语言写出来,实属了不起的人物了。

为什么说能用诙谐的语言写出来了不起呢?试想那些苦难吧,谁能提起它的时候发出笑声呢?国外的一个留学生,在受到虐待后屡次上诉难伸正义,几次哭晕在法院里。文化大革命带给高级知识分子的苦难更多,其程度之深也是无法向人诉说的,要平静地说出来,是要经过多少沉淀啊。

顺便提一句,看《牛棚杂记》我有一大悟:看完季老的《牛棚杂记》,我终于明白了我们上早操是为了什么,用季老那套“折磨人”的理论完全解释得通。

我再也不必为早操叫苦连天了,季老先生在比这刻苦百倍的环境下都能生存,我辈这些小折磨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知道关注我公众号的大多是吉林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此,鄙人极力推荐这本书,只有一读方知我校的折磨手段跟“劳动改造”的创造性折磨性方式相比,真是不许挂齿,可谓小巫见大巫矣。

有一次早操后被辅导员训话,曰我们早操上半昏迷的状态实在不足为17级新生做典范。这种训话跟季老遭受的训话相比,实在缺乏创造性,严格度也相形见绌。我辈实该俯首帖耳,感谢“皇恩浩荡”了。文革下的人类为异化的人类,校规下的辅导员虽未异化,也为非真实的辅导员,我辈学生自不敢心存芥蒂了,辅导员大人自可不必担心这一点的。

季老说凡事要一分为二来看,文革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本人才疏学浅,但也赶忙接上:早操也是。我现在是列队站在体育场中央敲打出这些文字的,谁又能说早操没有一点儿好处呢?

季老苦中作乐,在做“喷气式”的时候还会一瞥到寒雀图,我辈又有何理由不苦中作乐而备受煎熬呢?季老已经习惯了被不当做人看,我们怎敢把自己当做祖国的花朵呢?

跑下九层楼梯,跑过十分钟的远路,跑上六层楼梯。这里是充斥着刺鼻气味的体育馆,干燥得让人说话困难。满身是汗而耳朵在刚才的寒风中冻得冰凉的我,忽然失去了吐槽的兴趣。

既然不能死,季老默默接受了施加于他的这一切,我们也要接受的,施予我们的一切。何不苦中作乐?

反抗是愚蠢的,反抗只是高高在上者给自己的一个说辞。一次女导员训我们的时候说:“你们有什么不满为什么不说,向上反映!”我的一个女同学怒气满怀,临了,就和班长说了,按照女导的说法是可以向上报的,然而无疾而终。我的女同学何必壮怀激烈呢?明知没有结果的。

相关文章

  • 牛棚杂记——严格千倍的早操

    早听说季老先生在牛棚里无任何资料可供查询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一部美学专著,其功底可见一斑。今有幸读到《牛棚杂记》一书,...

  • 《牛棚杂记》杂谈

    看完《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读后感写了好几天,想整理的东西太多,反而不能即时写好,只能慢慢来。 抽出季羡林的《牛棚...

  • 《牛棚杂记》读书笔记

    这是一部关于十年文革的题材,季羡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自己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的心路历程,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国家能...

  • 余华的《兄弟》

    对于小说,阅读速度会快很多,所有文学类别中,也算是比较钟爱小说的。关于文革的书,之前读过季羡林的《牛棚杂记》,真觉...

  • “只要脑袋没问题,就让它不停地运转”

    -1- 最近,我在读季羡林的《病榻杂记》。 老先生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我都看过了。读他的书,就像听一位老爷...

  • 两本激励我的自传

    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纪实性作品是季羡林和刘晓庆的自传,牛棚杂记和人生不怕重头再来。 1)感叹人性和奋斗的精神 只...

  • 大学毕业四年了

    最近看了季羡林的《牛棚杂记》,感触很深,人活在一个黑色的年代,真的是太惨了。对自己这四年经历的种种也算是释然了,这...

  • 今夜我们都是什么人?

    季羡林晚年曾写道,他什么都不怕了,是真的吗?如果我读的《牛棚杂记》是真的,我还是感觉到了他的顾虑,算作是另一种意义...

  • 牛棚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有专门的饲养室,十几二十头牲口一拉一溜儿,并列两排。有马、驴、骡子,还有慢吞吞的老黄...

  • 早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牛棚杂记——严格千倍的早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hd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