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推窗,见霜色覆瓦,檐角麻雀啾啾,蜷缩成绒绒的球。银杏枝头最后几片金叶在风里打着旋儿,轻叩窗棂,像时光递来的信笺。今日立冬,万物忽然静默,仿佛天地正轻嘘一声,教人学会「收声敛息」。
一、虚舟之心:与无常温柔相拥
《庄子》记「虚舟」之喻:若有空船无意撞舟,纵是褊心之人亦不怒。这「虚」字,原是道家无上心法——唯虚能容,唯空能渡。
我们总被琐事填得太满:未读消息、未完成的工作、未达成的期待……心若实心木块,稍遇风浪便沉坠难起。何不学古人的「舟虚」智慧?让心事如竹筏中空,任流水穿行而过。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中庸》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吃饭时只顾刷手机,行路时只念明日忧——我们有多久,未曾真切地活在此刻?
二、冬藏三境:从天地到心灵
1. 身藏·顺时养息
《黄帝内经》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一碗热粥的暖,胜过深夜烈酒。古人立冬补冬,非为饕餮,而是以当季食材温柔待己,如《山家清供》所载「蟹酿橙」——慢工出细活,是对身心的虔诚供奉。
2. 心藏·守静笃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外界纷扰如北风呼啸,但若能如麻雀蜷守一枝,任它漫天飞雪,内心依旧存着三分暖意。静坐常思己过,不是苛责,是如拭镜般涤净心尘。
3. 神藏·蓄力待春
《周易》「潜龙勿用」之机,恰似银杏舍尽金黄,将精力藏于深根。慢不是停滞,是《了凡四训》所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在沉寂中默默织就春天的翅膀。
三、立冬一日禅
· 晨起:煮水瀹茶,看蒸汽氤氲成窗上的雾画
· 午时:晒背读书,阳光如老祖母的怀抱
· 暮时:以《遵生八笺》为鉴,用桂圆红枣炖一盏安神汤
· 夜分:熄灭灯火,听落叶与大地私语
白居易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而今可答:「心若虚舟,何处不是桃源渡?」
结语
这个冬天,愿我们:
像枝头麻雀,知栖知暖;
如落木银杏,舍而得安。
在万物收藏的时节,
做自己心灵的守藏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