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性本恶——荀子选读

性本恶——荀子选读

作者: R琳茜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19:03 被阅读0次

在《三字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在人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性格,习性,作为都是善良的,可是荀子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说人之初,性本恶,那么他提出这个的理由是什么?他也是一位大儒,他为什么要提出与儒家相反的道理?

首先要说明荀子为什么提出人之初性本恶的理由,就要从他自己的话中找,荀子自己就说过这么一段话,人性之恶,其善者为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首先第一句话是人性是恶的,而如果要善就要积极地有“伪”,这里的伪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伪装的伪,它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可以说它和现代汉语正好相反,那么他就是要积极的去向善,并不是要去伪装自己向善,自己是善人。

第二段是一长段,一长段并不好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个长段分为几个小段落,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分呢?因为这样子分最合理。在没有理解意思之前,也可以非常轻松的看出来是这样分的,因为,首先他前面除了第一句话,后来都是顺是还有什么焉,所以在最后一个焉子后面分一下,第二段要分到暴的后面是因为它后面那一个字是,所以,因此的意思,所以就可以在那里分一下,然后最后一段之所以那样分,是因为最后一段是一个总结句,而总结句前面空一段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些理由都是在没有理解荀子说的话的意思之前分的,所以并不一定真正的合理,那么就需要理解意思,然后验证一下。

首先按照我们所分的第一段,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就很容易理解是一个引出话题的一句话,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句话,意思就是现在以人的性格,是出生以来就贪图享乐,贪图利益,的,而这两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恶的事,所以荀子这句话仍然是在表明,在人刚出生的时候,性是恶的。顺是就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接着或者顺着这个走的意思。然后下面一句就是,那么顺着个人本性的发展辞让就没有了,之所以车上没有的原因,是因为本性的争夺,但是为什么荀子要说辞让呢?就是因为辞让在孟子的四端中说是礼,而礼是儒家比较重要的,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成顺着人的本性走就没有了礼。下一句话也是在说生来就是恶的,那么顺着这个走,那么忠信就没有了,而生来就贪图犬马,好声好色的享乐,而顺着这个走,那么整个儒家所强调的一切美好的那些德性都没有了。意思就是,顺着人的本性走就没有儒家的德性了。

其次我们试着理解第二段,也就是如果顺着本性走,那么就归于暴,也就是有可能整个社会就有问题了,前面是在讲个人的德性没了,可是这一段就更严重了,这一段是牵扯到了整个社会。

然后是第三段,那么社会当然不能这样,所以就必须有师法之化,礼和义的制理,道理,然后就可以辞让,就符合儒家,化掉本性的恶最后社会就不会归于暴,而是归于治了。

然后最后这一句就是一个总结句。在吗?这个文段就很明显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是一个总,然后有三个分,最后又是一个总。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孔子,孟子,和荀子是明显的不同的,孔子与孟子主张的是性本善,而这种善只有去求最终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我们不去求它就不会显现出来,只能在潜意识里有。但是荀子说的是我们本性是恶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而且学习永远不可以停止,通过学习甩掉我们的恶性,最终变成善。

所以不管是强调性本善的孔孟,还是强调性本恶的荀子最终还是一条成功之路,那么就是修炼儒家一条最重要的道路,从士,到圣人的一条修炼之路,可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人学习的前提上,但是如果不学习,那么他会从士归到丛林当中。那么这也就是荀子所强调的人之初,性本恶到善的一条修炼之路。

相关文章

  • 性本恶——荀子选读

    在《三字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在人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性格,习性,作为都是善良的,...

  • 从"吃斋"一事,观人性之善恶:"自私之心”是万恶的根源

    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还有后来人:性本"无善和无恶",近朱者赤和近墨者黑,"善和恶"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 荀子论“性本恶”

    《三字经》是国内非常有名的一本书,它成为了许多小孩接受教育的典范,其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人之初,性本善,人真的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吗? 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说的。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

  • 善恶到头终有报,贾环龌龊个性,赵姨娘之过?

    《孟子·告子上》:“人之初,性本恶”;《荀子·性恶》:“人之初,性本恶”,千古以来,这论题让世人争论不休。读《红楼...

  • 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句话就出自于孟子儒学的《三字经》当中。这句话的意思也...

  • 电影《动物世界》影评

    电影《动物世界》影评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 所以,人的本...

  • 论“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孟子说的。 性本恶?荀子说的。 总的来说,他们是古代人,...

  • 论“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孟子说的。 性本恶?荀子说的。 总的来说,他们是古代人,...

  • 人之初,性本觉

    孟子说:“人之初, 性本善。” 荀子说:“人之初, 性本恶。” 其实,道德伦理范畴的善恶标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本恶——荀子选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dlnhtx.html